<button id="4o9hw"></button><dd id="4o9hw"><pre id="4o9hw"></pre></dd>

      <th id="4o9hw"><pre id="4o9hw"></pre></th>
      <rp id="4o9hw"></rp>
      <th id="4o9hw"></th>

      數字普惠金融背景下對農業銀行獲利影響分析

       摘要

      隨著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小微企業的融資以及群眾的金融服務可得性問題有一定程度的緩解。普惠金融是為了讓更多的普通群體享受金融服務,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開展,那么銀行是否適合發展普惠金融,發展普惠金融后是否會降低商業銀行的獲利能力呢?這些都是本文探討的主題。

      本文選取了農業銀行2013-2021半年報和年報的相關數據,從農行的普惠金融業務與資源配置兩個維度出發,其中選取了涉農貸款占比、小微企業貸款占比和手機銀行用戶數作為核心變量,形成時間序列并進行多元線性回歸模型進行研究分析,最后進行穩健性檢驗。實證的結果顯示,普惠金融業務的開展以及手機銀行用戶數對農行的獲利呈現負向關系,其中的涉農貸款占比相比小微企業貸款占比有著較強的負向作用。因此,本文認為商業銀行推行普惠金融業務應該從提高經營理念、拓展渠道改善普惠金融的效率。

       關鍵詞:農業銀行;普惠金融;涉農貸款占比;小微企業貸款占比;手機銀行用戶數;多元線性回歸

       一、引言

       ?。ㄒ唬┭芯勘尘凹耙饬x

        1.研究背景

      在2005年國際小微信貸年聯合國會議上普惠金融觀點被提出。2015年xxx發表的《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也有說明,并有了一個明確的戰略規劃。隨著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權利貧困理論和社會排斥理論被提出,包容性增長理論的逐漸形成,也是直接促進了在2005年聯合國會議上普惠金融體系概念被提出的原因。國內學者孫炎(2011)[1]也指出出于時代的需求要發展普惠金融,出于公正平等的社會心愿,對弱勢群體的關懷,提出了中國普惠金融的發展方略。

      同時,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就提出了“增強金融普惠性”,讓普惠金融與小額信貸等相比,其內涵和外延有了新的突破。也開始對其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更加地重視。另外,在G20的杭州峰會上發布的《二十國集團數字普惠金融高級原則》中提出了數字普惠金融的概念,是指利用數字金融服務來進行普惠金融業務的行動。普惠金融因應時代與經濟狀況的不同發展也有不同的階段,關于普惠金融的階段性過去的學者周璐瑤(2022)[2]認為普惠金融的發展將分為四個階段,分別為普惠金融時期、后金融危機時期、“互聯網+普惠金融”時期、數字普惠金融新時期。隨著新冠疫情席卷各地,促使了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加速,在疫情防控期間數字化的支付體系為我們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因應疫情的需要,商業銀行需要持續推進普惠金融與科技等相融合的開展,因而打造出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的良好生態,為加深金融理念,開創普惠金融發展出新的局面。

      截至目前為止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已經超過5.4萬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的數字經濟體。因此,在我國普惠金融數字化將會又更進一步的發展。龐艷賓(2020)[3]指出在鄉村振興中數字普惠金融發揮的重要性,對其宣傳教育要加強,以及基礎設施和金融監管,發揮在戰略中的作用。普惠金融的提出并實施,能更好地服務廣大的農村地區,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服務基礎。普惠金融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平等、普惠,但是金融市場是具有逐利性的,普惠金融在新時代發展的今天,依然是存在著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然而,銀行在本地提供金融服務,并更有激情地服務于本土的企業,則需要對銀行普惠金融業務對其獲利的影響進行分析。

       2.研究意義

      商業銀行是我國金融政策實施和實現資金融通的主要金融機構,在市場經濟中是占據著主要地位,而對于中國農業銀行來說,它更具有政策偏向性,在盈利方面會略有不足。潘光偉(2020)[4]指出銀行業金融機構需進一步深化改革金融供給結構性,為實體經濟注入動力源泉。銀行業的金融改革步伐持續加快,共同完成改革使命和責任以配合其他社會要素進行。

      數字普惠金融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所提供的金融服務,是使普惠金融網絡化、數字化發展的必然結果。李海峰、彭家生、何微(2019)[5]從數字金融服務方面對我國普惠金融的發展進行研究分析,結果表明是有積極影響。但商業銀行只有獲得足夠的利潤,才能在金融市場中生存下去,因此本身還是追求商業性。騰茜(2020)[6]就從數字普惠金融對經濟發展研究出發,不同區域之間的發展也是不平衡的,得出結果是數字普惠金融對經濟的發展是先降低促進的關系。國家政策的號召,商業銀行也對其開展業務,推出產品。而在開展普惠金融業務時,銀行也是需要考慮自身的收益?;诖吮疚恼J為有必要研究在數字普惠金融的背景下對商業銀行獲利所產生的影響,并依此提出假設。

      本研究認為中國農業銀行身為農村貸款與發展的主體銀行必須承擔著社會責任,而且有必要將普惠金融持續推進。因此,本文總結了中國農業銀行的普惠金融業務發展現狀,并通過實證研究數字普惠金融背景下對中國農業銀行獲利產生的影響。為其他商業銀行發展普惠金融提供借鑒。

      ?。ǘ┪墨I綜述

        1.數字普惠金融的概述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數字普惠金融也得到了快速發展。數字普惠金融主要有三層含義:第一是具有“金融”含義,因此,普惠金融也是屬于經濟活動中的一種。第二是“普惠”,其意義為普惠+金融,意思為讓農民等弱勢群體也能靈活輕便的享受金融服務,使所有階層和群眾服務的進入該體系。第三是“數字”,是實現普惠金融的一種方法。以信息科技為基礎,使“數字”與“普惠金融”相疊加,也就是讓數據成為推動普惠金融的關鍵因素,并讓數字成為新的基礎設施形成了數字普惠金融,利用信息科技來提高普惠金融的水平。

      銀行的普惠金融業務是主要針對農戶貸款和小微企業貸款人群,也能反映出該銀行普惠金融的水平。過去的文獻邢樂成、趙建(2019)[7]就提出了“三三原則”,普惠金融應該立足于“三可”原則以及面向“三服務”對象。其中三可指的是可獲得、可負擔、可持續;三服務就是服務三農、服務小微和其他弱勢群體。晏海運(2013)[8]認為普惠金融對比小額信貸來說超越,它以多元化的方式讓所有對金融有需求的人可以平等地享受金融服務。

      在普惠金融的實施方面,浙江省就做了一個很好的典范。浙江省的新五年計劃“鳳凰行動”,其出發點是從融資結構優化和融資方式創新,著力于普惠金融,以推動浙江省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基地,并打造投資者教育陪伴服務基地,讓更多的群眾享受金融服務,推動完善普惠金融和實現共同富裕體制機制。

      2017年,央行行長周小川在《金融改革與發展》中說到,中國普惠金融業有很大的潛在力量,利用數字技術持續推動普惠金融發展。普通群體未來將會享受更多的金融資源。他進一步明確指出,最無助、最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是處于貧困線的農民和低收入勞動群體等社會群體。

       2.普惠金融的相關研究

      隨著普惠金融的提出,并在互聯網的基礎上形成了數字普惠金融,有許多的學者開始研究普惠金融的發展對我國實體經濟或鄉村振興等方面的影響研究。張彤進、蔡寬寧(2021)[9]從數字普惠金融與城鄉居民的消費收入關系之間,建立多元回歸模型,結果發現,普惠金融是有助于縮小城鄉居民消費的差距的。

      在普惠金融對經濟金融與商業銀行盈利的影響方面,國內外的學者對此也有一定的研究。Okoye,L.U.(2017)[10]等學者利用最小二乘法研究了普惠金融對經濟增長和發展的影響,選取了存貸比、農戶貸款以及金融機構數量來衡量,結果表示普惠金融的推展對于經濟與金融是有促進作用的,而政府需要做的是加強信貸的投放和金融機構的監管工作,確保資源配置和利用的高效、有效的發展。Lawal,N.A.(2018)[11]等人以尼日利亞為例,研究普惠金融與宏觀經濟之間的關系,從國內生產總值(GDP)與銀行網點數量指標出發,得出普惠金融與宏觀經濟存在正向關系,并提出應提供更多的銀行金融機構推廣普惠金融,以促進群眾金融服務的便捷獲取。

      在國內,也有許多學者研究商業銀行的各項財務指標與收益之間關系來看普惠金融的影響。石宇慧(2018)[12]從商業銀行的凈利差、存貸比率、國內生產總值等方面,探究了普惠金融對商業銀行盈利的影響因素,結果表明普惠金融都對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會產生相對大的影響,但銀行的業務類型的不同各因素的影響效果也會有所不同。范明輝(2020)[13]從資產負債結構出發,即存貸比,探究其對商業銀行的盈利是否會受到影響,得出當存款不能很好的轉化為貸款與投資時,存款越多,對銀行的盈利的影響越大。王文廣(2019)[14]以河南省商業銀行的數據研究,從凈資產收益率、不良貸款率、成本收入比等財務指標方面,普惠金融視角下分析對銀行盈利的影響,結果顯示是有抑制作用。孫雨欣(2020)[15]從業務開展、銀行資源配置方面,選取了6個指標對銀行普惠金融的發展情況進行研究,其結果表明,個人貸款比例的提高是對銀行盈利有利的,而網點的擴建、手機銀行用戶數以及涉農貸款、小微企業貸款的占比是對銀行的盈利起負向作用的。但也有研究者是持相反觀點的,謝婼青,李世奇,張美星(2021)[16]從4個維度測度出發研究商業銀行普惠金融的發展水平對銀行的盈利產生的影響,得出手機銀行用戶數、小微企業貸款業務的開展,普惠金融對銀行的盈利是呈正向關系的。

      總的來說,伴隨著普惠金融體系的不斷發展,其觀念也越來越完善。針對普惠金融的問題,有許多的專家已有了不少的理論成果。許多學者在普惠金融的發展、現實意義等方面已做了相應的研究,并針對如何提高普惠金融的發展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如有主張完善現有的制度,提高政府支持度。對商業銀行的獲利方面的研究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衡量指標。此外也有些學者是讓金融發展與商業銀行的獲利聯系一起,并得到一些成果。但是普惠金融的發展與銀行之間的獲利關系也沒有確定的定論。但過去的文獻在普惠金融的推展對商業銀行的獲利影響研究是較少,尤其是針對具體銀行的研究就更少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增加普惠金融對具體銀行的相關研究就有重要意義,可以針對不同銀行的業務特點提出相關發展策略,能更好地讓普惠金融對銀行的獲利起帶動作用。

      ?。ㄈ┭芯績热?/strong>

      本文內容的安排如下:

      第一是引言。闡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與意義和參考文獻的綜述。

      第二是普惠金融與銀行盈利的理論基礎。主要對普惠金融的概念和商業銀行經營盈利的理論進行講述。

      第三是農行的普惠金融業務發展狀況,并在理論上說明對普惠金融業務的影響途徑。

      第四是實證分析。首先提出合理的假設,然后闡述了本文實證的數據來源和所選取的變量。其次進行計量模型構建,然后進行了自相關檢驗、單位根檢驗和協整檢驗,檢驗通過后進行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分析。最后是穩健性檢驗,并對以上的實證結果得出結論。

      第五是提出建議。根據實證結果的情況來看,提出合理的建議。

       二、普惠金融與銀行盈利的理論基礎

       ?。ㄒ唬┢栈萁鹑诘幕靖拍?/strong>

      目前,發展中國家大多數都在推進普惠金融。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小額信貸在南亞等地就取得普遍成功,為普惠金融的發展撩起星星之火。2005年在聯合國提出了普惠金融理念后,便在世界銀行等多個國際組織共同推行。目前來說,普惠金融的框架還不完善,學術圈也還未提出統一的定義。大家普遍認為普惠金融是以扶貧為目的,為弱勢人群和小微企業提供金融產品與服務。普惠金融還可以是和諧金融的理念,在可接受的成本范圍內普通群眾都可獲得金融服務,進行社會經濟活動,從而實現社會的均衡發展。普惠金融最主要的理念在于強調所有金有融服務需求的群體都在金融服務中擁有平等機會。但目標的實現,還需要社會各階層的共同參與與支持。本文認為,普惠金融可分為兩個概念。一是理論概念,二是基本概念。

       1.理論概念

      第一是強調合理公平的金融權。即“金融權是人權”,認為普通群眾也能享有如自由權、財產權等權利一樣金融權。

      第二是強調“普惠”所有人群。農村、中小企業等群體的金融需求往往是被忽視的,但普惠金融并不只是強調弱勢群體。普惠金融最主要的核心是面向所有群體,逐漸消除當前金融體系存在的城鄉差別二元社會結構,為他們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務。

      第三是強調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金融服務不僅有貸款和儲蓄,也還有投資、保險等其他金融服務。在金融服務過程中還要持續完善基礎設施和金融系統,為人們提供準確、安全的支付和清算等金融服務。

        2.基本概念

      普惠金融的基本概念是強調共享理念,與金融排斥針鋒相對。但是,目前的表述也是不統一。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2015年就講述了普惠金融有四個核心要素:可得性、價格合理性、安全性、全面性。

      可得性是普惠金融最基本的衡量指標??陀^上是指金融網點或產品在地域和空間上的覆蓋密度。主觀上則是指相關金融服務在18周歲以上人群中的獲得比率。

      價格合理性是指銀行對金融產品或服務定價時,要具有消費者剩余,讓消費者感覺價格優惠;還要有生產者剩余,使金融機構成本可負擔、經營可持續。

      安全性是指金融服務涉及的托管資金具備一定的合法性和安全指數。如果雙方發生沖突時,金融消費者可以使自身的正當權益得到保護。

      全面性是指在基本金融服務可得下,進一步增加服務的多樣性。例如投擔保、支付、結算、融資、理財、以及金融教育等個人服務和公共服務體系。

      ?。ǘ┥虡I銀行盈利理論基礎

      商業銀行的傳統經營模式是圍繞存、貸、匯業務所經營。銀行最基本的資金來源是存款,并用該資金對外發放貸款,從中產生利息差而獲得收益。還為企業提供相關金融服務,收取傭金。同時,也衍生出了多種進入產品和功能,以及多種金融服務,如存款、結算、外匯兌換對付等。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社會經濟在逐步轉型,以投資拉動為主要動力的經濟結構逐漸轉為以消費拉動為主要動力轉型,這個過程漫長的。

      銀行的收入主要有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兩部分構成。利息收入是作為傳統盈利來源,利息收入的多少也表示銀行對傳統業務的依賴。隨著金融產品的不斷創新發展,商業銀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也在提高,其所涉及的業務類型主要包括中間業務、代理業務等。

        1.金融發展理論

      資源的配置效率影響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包含金融發展的速度和水平,進而影響經濟發展,最終作用到金融機構的經營活動。經營活動與獲利直接相關,因此金融發展水平與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相關。當金融發展速度快、水平高,商業銀行的獲利就強,反之就弱。

       2.產業組織理論

      在一個特定的時間段內,某一產業在快速的發展,即該產業地位也會在國家產業結果中有所上升,這個產業中的企業機構會獲取更多的利潤。但前期也會投入更多的成本,所以還需積極調整自身的組織方式來適應整個產業的發展趨勢。

      3.規模經濟理論

      商業銀行的平均單位成本會隨著銀行資產規模的不斷擴大而下降。規模經濟有主要有兩種獲取途徑:增加分支機構數量和兼并重組。一般選擇兼并重組多數是國外的商業銀行,這種方式較為快速高效;而選擇建立更多的營業網點和分支機構多數是國內銀行,這種方式的控制力就較強。銀行業的平均成本曲線會相對于其他行業來說會較為平緩,其規模經濟所帶來的效果也會較為明顯。因此擴大規模、實現規模經濟相對商業銀行來說也是有重要意義。

       三、農業銀行普惠金融業務的發展情況與影響途徑

       ?。ㄒ唬┢栈萁鹑跇I務的經營狀況

      在普惠金融的發展方面,中國農業銀行在平臺化經營上大力發展,以數字化轉型來推動普惠金融的高質量發展,對普惠型客戶的金融服務水平在不斷提升。在農行所發表的《中國農業銀行普惠金融服務報告(2021)》中看出,截至2021年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達1.3萬億元,對比上年末增加了3693億元,增長了38.8%。而農業銀行的涉農貸款也突破了6萬億元。與上一年相比,在普惠型小微企業資金投放量和涉農資金的投放量上都是有很大程度的增加的。并且,在農業銀行的大力發展下,其有貸客戶數也是有很大的增加的,2021年的有貸客戶數是191.5萬戶,比上年末是增加了34.83萬戶,對農業銀行普惠金融的既定目標也基本實現。2020年的《中國農業銀行普惠金融服務報告(2021)》顯示,其全年累計發放貸款平均利率是4.18%,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累放貸款年化利率4.09%,與上年末相比有所下降。農行對普惠金融服務是建立有其特色的“三農+小微”驅動體系,建立總分兩級普惠金融專營機構體系。對基層網點普惠金融服務能力在全面提升,持續地推進普惠金融業務的發展,并助力農村防疫和農業發展。

       1.業務開展情況

      在2021年,農行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對數字化轉型新動能積極培育,構建一體化服務新模式,對金融服務水平和客戶滿意度持續提升,推動金融業務高質量發展。截至2021年末,農行境內公司存款余額80,379.29億元,對比上年末增加4,193.38億元;公司類貸款和票據貼現余額對比上年末增加10,683.99億元。借記卡累計發卡11.25億張,對比上年末增加2,697.92萬張。農行也在積極提升客戶交互體驗,升級在線客服。截至2021年末,掌上銀行月活躍用戶數(MAU)超過1.5億戶。同時也在夯實數字人民幣的基礎,農行也是首批作為數字人民幣指定運營機構之一。建成數字人民幣核心系統,加深數字人民幣與傳統業務融合。農行對面向“三農”定位突出,深入對縣域和涉農貸款的金融服務持續推進,增速持續增高。其在線“惠農e貸”成為服務“三農”的重要品牌。積極運用消費扶貧、產業扶貧等手段,對貧困地方的產業培育和基礎建設大力支持。并且對普惠貸款投放力度持續加大,持續優化信貸結構。

      農行“一帶一路”倡議、人民幣國際化、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海南自貿港建設等提供助力,大力支持外貿轉型升級和外商投資。在2021年末,境外分行及控股機構資產總額達1,526.7億美元,實現凈利潤為7.7億美元。對跨境金融綜合服務體系積極完善,實行本外幣一體化經營,使跨境金融服務水平有所提升。加快產品創新和數字化轉型,支持貿易便利化和新業態發展。

        2.風險管理情況

      農業銀行實行全方位的風險控制系統,實行全過程的管理;在風險偏好、組織體系、政策體系、數據體系和風險管理體系等方面進行整合。及時識別、計量、監控、報告各種風險,確保風險管理從決策到執行到監督的全過程都能發揮作用。在目前的復雜和嚴峻的金融環境下,農業銀行也在不斷地改進和改進綜合金融風險的控制系統,以增強其風險控制的效力。加強內部和外部的金融機構的內部和外部的金融風險的控制。穩妥執行《巴塞爾協定III》,逐步推進信用風險、操作風險和市場風險新的度量方式,強化對內資充分評價的風險評價。

      (二)普惠金融對銀行盈利的影響途徑

        1.資產業務的影響

      商業銀行的利潤大多都是來源于資產業務,最核心的就是貸款;資產的質量也反映了銀行擁有資產的優劣程度,當銀行的資產質量好時,說明它的風險較低,得到收益也能較大,銀行的收益也有保證。反之,銀行資產差,不良信用高,商業銀行很大可能會遭受損失。說明了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對其收益是息息相關的。

      商業銀行是有兩種客戶主體構成的,分為個人和企業,對應著貸款業務也會有所區分,有對私和對公貸款兩種類型。首先,對銀行來說,在對私貸款這一業務,優質的客戶更容易獲得銀行提供貸款服務,這類客戶的金融需求也是相對較大的,對銀行來說也會帶來更多的利潤。而且這類客戶收入是較高的,資金也穩定。相對來說,普通的客戶群體會讓銀行有所忽視。自從普惠金融的提出與發展,在2013,商業銀行逐步將業務轉向這類群體,并逐步完善普惠金融業務流程。這對銀行的獲利起到一定的作用,其影響也將逐步擴大。

      其次,在對公貸款方面,大企業或國企等會更容易獲得銀行所提供的金融服務。也是由于這些企業信用程度好,營業利潤較為穩定,銀行貸款易回收。而對比小微企業來說,當缺少資金時從銀行辦理貸款業務是很困難的。而隨著普惠金融的發展,商業銀行逐漸給予這些小微企業貸款額度,在2021年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更是達到了1.3萬億元,并將持續增量,這也是銀行收入的一部分。

        2.負債業務的影響

      商業銀行對外界吸納資金即為負債業務,將獲得的現金流來發展其他業務。對于商業銀行來說,商業銀行資金來源的核心是存款,基準存款利率則直接決定著商業銀行的融資成本,銀行的放貸規模的多少是取決于吸收存款的多少,這也是影響著銀行的利息收入,并影響著銀行獲利的因素。普惠金融的發展加大了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從而進一步的增加了銀行的客戶數,也會增加存款的吸收量,這也影響著銀行的負債業務,并推動其他產業的開展,提高銀行整體的獲利。

       3.資源配置的影響

      資源的配置也是普惠金融業務發展的基礎設施,設施和工具的建設,有利于為普惠金融業務提供有力的支持,如智能超柜、自助設備等。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數字普惠金融成為了普惠金融發展的新方向,在目前數字化程度的不斷發展,手機銀行和網上銀行已然成為普惠金融發展的資源配置重要組成部分。資源配置發展的完善,會更使得普通群眾金融服務的可得性,能以更低的成本,獲取所需的金融服務,金融服務需求也會隨之增大。

      對于商業銀行來說,群眾對銀行金融產品和服務所需越大,銀行的獲利機會和空間也會相對更多,尤其是目前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手機銀行和網上銀行也相對出現,更加得方便了客戶的需求,并使得他們更加便捷地得到金融服務,這能很好的刺激客戶的金融需求,這也是潛在的為銀行帶來更多的收入,這也是商業銀行積極發展手機銀行和網上銀行的重要原因。

       4.宏觀環境的影響

      生產者需要貨幣資金來擴大生產,說明經濟形勢好,而其籌集資金方式主要是銀行貸款。銀行的存款利率提高,會有更多的人將資金存放在銀行中。企業經營活動增多,銀行作為結算機構,中間業務收入也隨著增多。因此,銀行的盈利狀況會相對較好。相反,生產者對擴大生產和貨幣資金的需求降低,說明經濟形勢較差。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也會相對減少,利差收入就會下降,從而導致商業銀行盈利困難。因此,商業銀行的獲利與經濟形勢的程度是有相關的。

       四、數字普惠金融背景下對農業銀行獲利影響實證分析

       ?。ㄒ唬┭芯考僭O

      農行普惠金融服務的地方包含了農村和各縣域城市,是最需要提供價格合理、有效的金融服務。農村的金融基礎設施相對來說是較為落后的,各項業務也不完善,需要不斷的進行網點擴張與人員的投入,這些成本的投入,想必會導致銀行的收益有所下降。參考前文文獻綜述,由此提出假設1:

      假設1發展普惠金融業務增加了經營成本使農行獲利有所下降。

      也有研究表明,數字化金融的不斷創新應用,推動了移動金融的高速發展,這比銀行的傳統經營模式有著更為廣闊的客戶覆蓋率、更高效的運營效率。如最明顯的就是支付業務,根據《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數據報告》中顯示,其增速就達39.1%,過去四年增速更是都在50%以上,而銀行的移動增速僅為20%-50%。這對銀行的傳統業務造成很大的沖擊,所以銀行還需對手機銀行用戶數的投入增加,這也是普惠金融數字化發展的投入。參考前文文獻綜述,對此提出假設2:

      假設2數字化的投入會增加成本從而使農行獲利有所下降。

      (二)數據來源與變量選取

        1.數據來源

      普惠金融在我國真正意義上的發展是在2013年,我國的各大商業銀行基本是從這年開始重視與發展普惠金融業務,并開始在各報告中出現普惠金融的相關內容。對此,本文主要研究的數字普惠金融背景下對農業銀行的獲利影響分析,所選取的數據是中國農業銀行2013年至2021年間的相關數據,橫跨9年樣本數據。數據來源主要有中國農業銀行各報告、國家統計局和Wind數據庫。

      2.變量選取

      上述內容已商業銀行的獲利影響因素進行了理論說明,對此本文選用了總資產收益率、涉農貸款占比、小微企業貸款占比、手機銀行用戶數量、凈息差、不良貸款率、成本收入比、國內生產總值建立模型,并運用Eivews9.0對選取的變量進行時間序列數據模型回歸分析,根據回歸結果分析各因素對銀行的獲利的影響。

      被解釋變量:本文選取總資產收益率(ROA)是衡量企業收益能力的指標,也是企業競爭力和發展力的反映。因此本文選取了中國農業銀行的總資產收益率為被解釋變量。

      核心變量:本文主要從農業銀行的普惠金融業務和資源配置兩個維度來研究農業銀行的獲利影響。普惠金融主要的服務人群是農戶和小微企業。因此,從這一方面入手,根據數據的可得性,選取的關鍵變量指標有:普惠金融業務選取了涉農貸款占比(ALP)、小微企業貸款占比(SLP);隨著數字化的發展,普惠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可以通過資源配置來反映,本文選取的變量是農行的手機用戶數量(MBN),由于該數值較大,即取對數數值形式進行分析。

      控制變量:其控制變量選取了凈息差(NIM)、成本收入比(CIR)、不良貸款率(BD)和國內生產總值(GDP)。

      凈息差(NIM)是凈利息收入與銀行所有生息資產的比值,對銀行來說,是越高越好的。

      成本收入比(CIR)是銀行營業費用與營業收入之間的關系,成本收入比越低,說明銀行成本支出越低。本文選取成本收入比來衡量銀行開展普惠金融業務時成本的情況。

      不良貸款(BD)的存在會占用銀行內部資金、增加商業銀行成本,因此選取了農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作為控制變量。

      銀行的經營活動還會受到國家政策和宏觀環境的影響,本文選取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率(GDP)來衡量宏觀經濟狀況對農行收益的影響。

      最后還需要對模型進行穩健性檢驗,本文選取了凈利差(NRD)和網上銀行用戶數量(IBN)兩個變量,對原變量凈息差(NIM)和手機銀行用戶數量(MBN)進行替換,對回歸后的結果進行分析。

      表4.1變量選取及指標解釋

      c074327b5f9638610310e5e15fe52126

       ?。ㄈ┠P蜆嫿?/strong>

      本文選取的模型主要為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分別以涉農貸款占比、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占比和手機銀行用戶數量為關鍵變量建立,其模型如下:

      a2d8815912ccf28f5f9a5ab774b5a2d3

      式4.1和式4.2的模型主要考察普惠金融業務的開展對農業銀行的盈利能力的影響,式4.3模型主要是資源配置對農業銀行獲利能力的影響。其中,ROA表示總資產收益率;指的是模型的常數項;NIM、BD、CIR、GDP分別表示的是凈息差、不良貸款率、成本收入比、國內生產總值;表示殘差項。

      (四)實證分析

      本文研究的主題是數字普惠金融背景下對農業銀行的獲利影響分析,對此,首先對選取的變量進行檢驗,包括自相關檢驗、平穩性檢驗和協整檢驗,檢驗通過后分別利用農行的普惠金融業務變量和數字化程度變量的指標作為關鍵變量,然后進行多元線性回歸。為了保證實證結果的可靠性,最后進行了穩定性檢驗,過程如下:

       1.描述性統計

      對收集2013-2021的農行各報告的樣本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得出結果如表4.2所示。

      根據表4.2結果表示,農業銀行這9年的總資產收益率平均值為1.05%,最大值為1.36%,最小值為0.83%,說明農行的盈利水平較為穩定。涉農貸款占比、小微企業貸款占比和手機銀行用戶數的最大值分別是36.21%、17.10%和10.6213,最小值分別為32.08%、10.68%和8.8740,表示涉農貸款占比、小微企業貸款占比和手機銀行用戶數的發展是較為穩定的。成本收入比的均值為30.24%,標準差為0.0341,說明農行的成本收入比較低,經營效率較好。不良貸款利率的平均值為1.64%相對較低,說明銀行資產的整體質量是較好的。GDP增長率最大值為12.7%,最小值為-0.16%,是由于在2020年突發的新冠疫情,使我國的經濟發展整體下降。

      表4.2變量的描述性統計

      29a82eb2c1764fe6f54bdfefdced0530

        2.自相關檢驗

      本文選取的方法是多元線性回歸,若模型存在自相關就會降低回歸結果的準確性。自相關的存在也會給計量模型帶來不好的影響,可能會增加估計量方差或使估計量無效化,也可能整個模型失去預測功能。因此需要對樣本進行自相關檢驗。本文選取了DM檢驗和LM檢驗進行自相關檢驗,得到的結果如表4.3。

      從表4.3結果顯示,DW檢驗的值為2.2114。根據DW檢驗的一般標準,DW檢驗值為2時,可認為無自相關;小于2時存在正自相關,大于2時存在負自相關。當DW檢驗值離2越遠,自相關的可能性越大。本文運用Eviews9.0進行DW檢驗得到的值為2.2114,是大于臨界值2,說明模型存在負自相關。LM檢驗的P值為0.0517,大于0.05,在5%的顯著水平上接受原假設,因此可認為不存在自相關。綜合DW檢驗和LM檢驗的結果來看,可認為模型基本不存在自相關。

      表4.3自相關檢驗

      82cca12c1371f057fe2ad0907527ba54

       3.平穩性檢驗

      本文的樣本數據為時間序列,避免序列非平穩對實證結果的影響,需進行平穩性檢驗。本文運用Eviews9.0對變量進行ADF檢驗,該檢驗基于的原假設的序列存在單位根。

      在進行模型選擇時,主要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可以通過觀察變量的時間序列圖來進行大致判斷,也可以驗證常數項或者時間趨勢項是否顯著。本文是根據Eviews9.0提供的AIC值、SC值和HQ值最小準則來判斷檢驗方程中所選取的截距項。

      根據表4.4結果顯示,在原序列下BD、GDP、NRD、IBM是不平穩的。所以再進行一階差分,得出各變量在一階差分后是平穩的,該序列為同階單整的時間序列。差分后的變量經濟意義會有所改變,故本文不打算采用一階差分后的變量,為了采用原數據進行分析,故進行協整檢驗。

      表4.4平穩性檢驗

      accefe9c0ec7b0c90d257c88c864a3cc

      注:1、系數為ADF檢驗值,2、Z(t)為5%顯著水平上的檢驗值,3、***、**、*分別為1%、5%和10%的顯著性水平。

       4.協整檢驗

      協整關系是指變量之間的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根據對象的檢驗不同,有回歸殘差和回歸系數的檢驗。由表4.4結果顯示,樣本序列存在單位根,即非平穩序列。但是,一個序列的不平穩并不能說明由多個序列組成的線性回歸方程不平穩。通過進行協整檢驗來分析幾個變量間組成的線性回歸是否平穩,變量之間是否長期存在均衡協整關系。本文選擇E-G兩步法對殘差序列進行檢驗,過程如下:第一是同階單整變量進行簡單的線性回歸,得到回歸結果,然后生成殘差序列。第二是對殘差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得出結果如表4.5,因此拒絕原假設。殘差序列不存在單位根,說明該序列存在協整關系。

      表4.5協整檢驗

      cb12d1a60464983b503f10bdee7ac1a2

       5.多元線性回歸

      本文選取的模型為時間序列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得到的結果如表4.6。

      從表4.6研究的結果看出,農業銀行的普惠金融業務開展情況均對農行的獲利產生負向影響。涉農貸款和小微企業貸款都對農行的獲利是有著明顯的負向作用。通過兩者之間的觀察,涉農貸款占比相比于小微企業貸款占比有著更強的負向作用(-0.0944&lt;-0.0376)。說明分別增加1個單位的涉農貸款占比與小微企業貸款占比,對農行的總資產收益率分別減少0.0944和0.0376個單位,實證結果也符合預期假設。

      根據控制變量凈息差顯示,凈息差對農行的獲利有著顯著的影響,說明凈息差每增加一個單位對農行的獲利就上升0.2403個單位。這是因為凈息差越大,凈利息收入就越高,也說明了利息的收入對商業銀行獲利是有著很大的影響。從普惠金融業務的不良貸款率和成本收入比來看,對農行來說都是有著顯著的負向作用,需要更加的重視起來。而且不良貸款率和成本收入比每上升一個單位,則農行的獲利會分別下降0.1257和0.0144個單位。根據國內生產總值來看,當經濟形勢好時,每上升一個單位,則農行的獲利也上升0.0118個單位。

      當手機銀行用戶數作為關鍵變量時,也是對農行的獲利呈負向作用。不良貸款率和成本收入比都對總資產收益率是呈顯著的負向影響。對資源配置來說,兩者每增加1個單位,銀行的總資產收益率分別下降0.0159和0.0183個單位。根據回歸結果來看,對于資源配置來說,GDP目前對農行的獲利還未有顯著影響。整體來看,回歸修正后分別為86%、79%和92%,說明整體的擬合度是很好的。

      表4.6多元線性回歸

      9e93978eccdfa3adfc1a39fcac5d2861

      注:1、括號內為標準差,2、***、**、*分別表示為在1%、5%、10%下顯著。

       6.穩健性檢驗

      為了驗證實證的方法及所選變量解釋的可靠性還需進行穩健性檢驗。即在改變一些參數是,所選的實證方法與變量是否與結果相一致。在前文的實證檢驗結果得,關鍵變量中的涉農貸款、小微企業貸款、手機銀行用戶數的影響效果是負向作用的。本文選取了網上銀行用戶數量和凈利差對手機銀行的用戶數量和凈息差進行替換,再次進行回歸,得到結果如表4.7。

      從表4.7的中可看出,替換變量后,其普惠金融業務與資源配置的結果對農行產生的影響是一致的。農行開展普惠金融業務的涉農貸款占比和小微企業貸款占比對農行的獲利影響也是呈負向作用,影響效果也是涉農貸款占比高于小微企業貸款占比(-0.0874&lt;-0.0336),與前文實證結果相一致。穩健性檢驗的修正后的分別為86%、82%和92%,整體擬合效果較好??傮w來說,更換部分變量后的整體結果與多元線性回歸的結果相一致,說明上述回歸結論基本穩健。

      表4.7穩健性檢驗

      6b08862922756e0001108d4090866916

      注:1、括號內為標準差,2、***、**、*分別表示為在1%、5%、10%下顯著。

      ?。ㄎ澹┙Y論

      根據以上的實證結果顯示,普惠金融業務和資源配置對農行的獲利是呈現負向影響。涉農貸款占比相比于小微企業貸款占比負向作用更強。這可能是由于涉農貸款的客戶抵押擔保能力是低于小微企業的,對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增加的影響效果更強,從而造成銀行收益與風險的不對稱。根據樣本數據顯示,涉農貸款占比是高于小微企業貸款占比,說明涉農貸款的交易筆數多,單次貸款金額小的筆數也可能相對較多,從而使銀行經營成本提高。農行需要在發展前期進行調查、中期維護管理、后期催收整改等過程,這過程中也伴隨著經營成本的增加,這將對農商行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目前,隨著普惠金融業務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涉農群體能夠得到銀行的貸款,同時業務種類也逐漸豐富,這使得商業銀行的利息收入渠道和來源逐漸增加,相信之后農行逐步發展普惠金融業務會穩步上升。

      手機銀行用戶數也是對農行的獲利呈負向作用。這說明了手機銀行使用狀況對農行來說還未能提高其銀行的獲利。手機銀行用戶數也是反映普惠金融業務的資源配置情況,該結果說明其資源配置對農行的獲利還尚未得到發揮??赡茉谠摌I務開展中,在人們去銀行辦理業務時,還需像他們宣傳本銀行的數字資源,這在宣傳、人力的成本方面會增加。手機銀行的廣泛使用不但可以增加客戶數量,還能夠提供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務,因此仍有進一步的發展空間。

      整個回歸結果來看,普惠金融和其資源配置對獲利能力的影響還未能發揮充分的作用。該結果反映出農業銀行在普惠金融業務方面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未來的普惠金融業務發展過程中應該進一步完善相關資源的配置,加強對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與互聯網的結合,提高數字化程度,降低成本,更好地發揮普惠金融對盈利能力的正向作用。

       五、建議

      金融體系的基礎與核心是商業銀行,擁有服務范圍廣、資金實力強、品牌效應強等特點。因此,在普惠金融的發展方面是有很大的優勢的。銀行在多年的經營發展中,積累了豐富的客戶資源和利潤,這也說明了銀行在普惠金融的發展方面要承擔著重要責任,是國家發展普惠金融不可或缺的力量。根據實證結果來看,農行在普惠金融方面對自身的獲利還尚未發揮出很好的促進作用。而且從目前的經濟形勢看,農行發展普惠金融業務是必然選擇,對普惠金融業務合理發展,尋找低成本的發展渠道也是可以提高自身的獲利能力,增強企業競爭力。對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議,也為其他銀行提供借鑒。

      (一)完善經營,提高能力

      在當前形勢下,普惠金融的快速發展,需把握機遇和挑戰,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使金融服務的適應性、競爭力以及普惠性不斷地提高。而且需加強宣傳力度,引導客戶使用數字化金融服務,普及優化線上支付、轉賬等操作。以高效便捷地方式滿足客戶金融需求,進一步降低成本。第一構建新發展格局服務體系為重點,提供實體經濟金融服務的主力軍。對普惠金融服務的精準性和覆蓋面大力提升,優化升級民生服務。第二以重點工程為基準,推動數字化轉型,進一步優化經營理念,降低經營成本。第三是提升經營效能,對績效考核機制、客戶營銷與維護機制等機制持續優化完善。讓經營能力不斷增強,對經營理念創新,使客戶黏性提升。

      ?。ǘ┩卣骨?,優化服務

      在普惠金融業務方面,首先,銀行可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根據技術變革趨勢和市場需求,不斷創新、優化自身產品,來發展普惠金額。其次,著重組織機構之間的合作,與小型金融機構合作可有效提升資產的運用效率。普惠金融的興起給銀行帶來了新的挑戰,農行需通過信息化不斷變革來推動多元化經營,形成自身核心競爭力與優勢。加強科技基礎的夯實,使金融服務能力穩步提升,促進實現普惠金融與數字化的共贏。

      ?。ㄈ┤瞬乓M,體系建設

      普惠金融還屬于是新興概念,銀行對于該業務的產品也在不斷的創新完善,在這個過程中是脫離不了用戶體驗設計、編程技術、業務開發等方面的人才。因此,在這數字時代下,還需要對科技人才的選聘和培養。通過產品的設計,更大程度地滿足對金融服務有需要的人群,為銀行帶來更多的收益。銀行也可通過提高金融服務范圍,大力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與經驗豐富的金融機構相互合作,聚集不同專業和文化背景的人才,發揮人才多樣性,創造人才優勢,使銀行在這數字時代的人才質量有所提升。

      (四)加強監督,風險管理

      銀行需加強自身業務管理,構建完善的風控體系,保持警惕。對產品落實相關的制度要求,規范風險評估和審查流程,有效地降低不良貸款率。同時,還需對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做好建設。在發展普惠金融業務時,要考慮產品的系統性風險,結合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合理控制發放貸款金額,不只看短期的收益而任意發行金融產品。

      參考文獻

      [1]孫炎.普惠金融:理論、經驗與中國方略[D].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11.

      [2]周璐瑤.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研究綜述[J].財會月刊,2022,(01):147-153.

      [3]龐艷賓.數字普惠金融助力鄉村振興[J].人民論壇,2020(01):98-99.

      [4]潘光偉.新發展格局下銀行業的改革創新[J].中國金融,2020(Z1):95-97.

      [5]李海峰,彭家生,何微.數字金融服務對普惠金融發展的影響研究:理論基礎與經驗證據[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9,40(06):139-145.

      [6]滕茜.數字普惠金融對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D].湖南:湖南大學,2020.

      [7]邢樂成,趙建.多維視角下的中國普惠金融:概念梳理與理論框架[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34(01):164-172+198.DOI:10.13613/j.cnki.qhdz.002820.

      [8]晏海運.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3.

      [9]張彤進,蔡寬寧.數字普惠金融縮小城鄉居民消費差距了嗎?——基于中國省級面板數據的經驗檢驗[J].經濟問題,2021(09):31-39.DOI:10.16011/j.cnki.jjwt.2021.09.004.

      [10]OKOYE,L.U.,ADETILOYE,K.A.,ERIN,O.,&MODEBE,N.J.(2017).Financial Inclusion as a Strategy for Enhanced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Journal of Internet Banking&Commerce,22(S8),1–14.

      [11]Lawal,N.A.,Sulaiman,L.A.,&Migiro,S.O.(2018).Financial Inclusion and Macroeconomic Performance in Nigeria.Journal of Economics&Behavioral Studies,10(3),15–22.

      [12]石宇慧.我國上市商業銀行盈利能力影響因素研究[D].重慶工商大學,2018.

      [13]范明輝.我國上市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結構對盈利能力影響的研究[D].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20.

      [14]王文廣.普惠金融視角下河南省農村商業銀行可持續發展研究[D].河南大學,2019.

      [15]孫雨欣.普惠金融對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影響研究[J].時代金融,2020(05):38-40+44

      [16]謝婼青,李世奇,張美星.金融科技背景下普惠金融對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影響研究[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21,38(08):145-163.DOI:10.13653/j.cnki.jqte.2021.08.008.

      [17]張菲菲.五大商業銀行支持小微企業融資的效率研究——基于普惠金融視角[J].經濟研究導刊,2019,(10):88-92.

      [18]鄒克,倪青山.普惠金融促進共同富裕:理論、測度與實證[J].金融經濟學研究,2021,36(05):48-62.

      [19]徐晴.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對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研究[D].山東財經大學,2021.DOI:10.27274/d.cnki.gsdjc.2021.000306.

      [20]劉世鵬.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對我國居民消費支出的影響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9

       致謝

      日邁月征,朝暮輪轉,隨著這篇論文的收尾,四年的本科學習生涯也即將畫上句號。在這四年的學習生活中,收獲也是頗豐的,有老師的諄諄教導,也有同學之間互相幫助,都是令人受益匪淺。

      這篇論文是在教授的指導下完成的。在論文的開始,老師給予了非常多的幫助與指導,包括選題、開題和撰寫。從論文的整體對社會貢獻到框架,再到每一個細節,老師都指出不足,并給出珍貴的修改意見。

      整個論文的完成中,是非常感謝老師給出的修改意見,使我的論文得以完成。同時,也感謝在大學四年中會金學院每一位教過我的老師,每位老師的教學風格不一,但您們的教學風采深刻印在我的腦海中,每次課程的講授都使我受益頗深。

      還要感謝四年來陪伴我的舍友,同窗們,感謝你們在生活中給予的幫助與支持。還要特別感謝我的父母,是您們的支持,我才能安安穩穩,無后顧之憂地完成大學學習生涯,順利完成學業。

      最后,感謝答辯評委老師們提出寶貴的指導意見。

      我相信日子常新,未來不遠,以此啟程,永遠有遠方可以奔赴。

      數字普惠金融背景下對農業銀行獲利影響分析

      數字普惠金融背景下對農業銀行獲利影響分析

      VIP月卡免費
      VIP年會員免費
      價格 ¥9.90 發布時間 2023年11月21日
      已付費?登錄刷新
      下載提示:

      1、如文檔侵犯商業秘密、侵犯著作權、侵犯人身權等,請點擊“文章版權申述”(推薦),也可以打舉報電話:18735597641(電話支持時間:9:00-18:30)。

      2、網站文檔一經付費(服務費),不意味著購買了該文檔的版權,僅供個人/單位學習、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業用途,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者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3、本站所有內容均由合作方或網友投稿,本站不對文檔的完整性、權威性及其觀點立場正確性做任何保證或承諾!文檔內容僅供研究參考,付費前請自行鑒別。如您付費,意味著您自己接受本站規則且自行承擔風險,本站不退款、不進行額外附加服務。

      原創文章,作者:1158,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swingingagolfclub.com/chachong/180091.html,

      (0)
      上一篇 2023年11月21日
      下一篇 2023年11月21日

      相關推薦

      My title page contents 亚洲v欧美_免费观看国产精品_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野外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精品成人
      <button id="4o9hw"></button><dd id="4o9hw"><pre id="4o9hw"></pre></dd>

        <th id="4o9hw"><pre id="4o9hw"></pre></th>
        <rp id="4o9hw"></rp>
        <th id="4o9hw"></th>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