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世界老齡化程度的持續加深,我國社會對養老問題也愈加關注,城鄉居民對養老需求不斷增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是適合我國現階段基本國情的健全養老保險制度的民生工程。為了健全完善我國的社會養老保險管理制度,進而盡快在全國范圍內全面落實城鄉養老保險政策,我國在近幾年頒布并實施了一系列的文件草案,先后在不同的地區進行了養老保險政策的試點工作,取得了較為豐碩的實驗成果。在2014年,新農保和城居保兩項制度正式合并實施,建立起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該項制度主要面向非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及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城鄉居民,以政府補貼、個人繳費、集體補助相結合作為主要資金籌集方式,同時設立多元的繳費標準,參保人可按需對繳費檔次進行自由選擇。截至2021年底,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占人口總量的比例為18.7%,65周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量的比例為13.5%,這一系列數據表明我國已經處于人口老齡化社會。2021年年末,我國城鎮化率達到63.89%,城鎮化程度的不斷加深,促使大量農村勞動力自發或被動到城鎮務工,從而使農村人口老齡化這一問題更為突出,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需求也隨之日益增加。因此,為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更好的實施和發展,我們必須轉變傳統觀念,提高自身認識,為養老保險制度掃除障礙、克服壁壘,提供一個好的發展環境,推動建設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
本文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為研究對象,運用文獻綜述法、統計分析法、以及歸納演繹法,分析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統一實施的現狀,探究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具體的可行性建議。首先,從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基金結余規模、需求相關問題、保險體系、支付能力的角度分析我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發展的現狀。其次,根據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發展現狀的相關數據的分析與整理得到以下研究結果:居民參保意識淡薄,參保積極性低、政府部門間配合不暢,工作效率低、權益未得到有效維護,退保率高漲、地域制度不同,保險關系轉移困難、政策立法缺失,養老保險推行不暢等問題。最后,本文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來推動我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保費;制度實施
一、緒論
?。ㄒ唬┭芯勘尘?/strong>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65歲以上的人口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已然占據總人口數量的8.9%,相較于2000年增長了1.9%,由此可見,雖然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醫療衛生環境不斷改善,但生育率一直保持低開的狀態,因而人口老齡化的速度越來越快,對養老保險的相關需求也越來越多。從整體趨勢來看,2021年到2040年內人口老齡化依然呈不斷上升的趨勢,2040年到2060年人口老齡化將會處于高位運行狀態中。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愈加嚴峻,社會養老這一問題開始需要得到廣泛重視。所以,城鄉養老保險制度必須全覆蓋、可持續。
結合目前國內外發展背景來看,老齡化問題已然成為世界各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阻礙因素,因此,妥善解決養老問題是各國的當務之急。目前,我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在各地的水平呈現出參差不齊的狀態,這一差距的出現體現了城鄉居民權利的不平等,長此以往勢必會對社會穩定造成不良影響。與此同時,建立城鄉統籌的養老保險制度,是我國建設和諧社會和實現小康的重要舉措,因此,面臨當前復雜局勢,在學術界積極展開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的相關研究十分必要。丁爽(2020)的研究指出,基于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形勢,不斷推進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建全相關體制機制建設,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要現實意義[1]。
?。ǘ┭芯磕康呐c意義
本文從多個角度分析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在我國各地區發展的現狀,指出了現階段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其中包括居民參保意識淡薄,參保積極性低;政府部門間配合不暢,工作效率低;權益未得到有效維護,退保率高漲;地域制度不同,保險關系轉移困難;政策立法缺失,養老保險推行不暢等方面。
理論意義:研究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發展成了當務之急,對于此項研究的開展有利于加強對該制度的認識。2014年初,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在全國范圍內實現了并軌統一,但在并軌后的運行中依舊存在諸多問題。在對于對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發展進程的分析過程中,在此基礎上提出其在實施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基于此研究,將會給我國保險制度的發展和完善帶來積極影響。
現實意義: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社會背景下,建立和完善統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對我國養老事業有著重大影響,同時,透徹的分析和解決好該制度的發展問題關系到全國人民的切身利益。通過深入剖析我國在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運行過程中發現普遍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制定和優化制度運行方案。
?。ㄈ┭芯克悸放c研究內容
本文研究思路如下,首先,界定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進行相關概念;其次,借鑒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結合現階段的實際全面了解該制度運行的現狀;再次,依托現有文獻和發展實際,從居民參保積極度、政府部門工作效率、退保率、保險關系轉移的難易度、政策立法方面指出我國在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撰寫研究結果和政策建議。
研究內容如下:
首先,綜合各種因素,通過簡要的語言,多方面概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內容及研究意義;
其次,通過查閱現有的期刊和網絡,并結合個人理解,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基本概念進行簡要的闡述,并將其與現有的國內外研究成果與我國具體國情相結合,進行梳理與歸納;
再次,簡述現階段我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發展情況,并結合具體數據,以理論聯系實際的方式進一步分析我國制度運行的現狀。明確研究方法,進一步探究其發展過程中阻礙其發展的因素,并以全方位的視角剖析制度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最后,通過分析現階段制度運行現狀,了解該項制度發展過程的特點和趨勢,建立相關解決機制,針對問題產生的原因逐一提出解決方案。
?。ㄋ模┭芯糠椒ㄅc創新點
1.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統計分析法、文獻綜述法和歸納演繹法從五個部分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發展相關問題進行分析。
文獻綜述法:通過對現有文獻收集整理出有關我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施的重要研究成果,對期刊和網絡上的相關資料進行了系統性的分析,并提出了實用的對策。
統計分析法:通過對制度相關的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充分利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財政局、稅務局以及其他相關部門的數據資料對其進行分析,通過結合準確數據進行科學分析,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
歸納演繹法:全面了解各地相關制度的實施現狀,由共性到個性,進一步研究其發展問題,了解其在運行發展中普遍存在的漏洞,并針對上述情況結合我國具體國情,提出相應解決對策。
2.創新點
本文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為研究對象,結合我國當前發展實際,從五個方面分析了該項制度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更加全面的對策建議,具有一定的創新性。
二、相關概念與文獻綜述
?。ㄒ唬┫嚓P概念的界定
葛魯英(2021)的研究指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是把覆蓋對象定為除城鄉中未參加其他社會保險的未滿16周歲的居民,同時交由政府統一實施管理,以個人賬戶和社會統籌相結合、自愿參保為原則,基金來源主要是依靠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2]。通俗來講,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體系里面的重要一項,自己繳納一定數額資金,政府進行財政補貼,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保障。
?。ǘ┪墨I綜述
對于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實施相關問題國內學者的研究有很多。例如薛瑋,趙媛(2019)的研究指出,養老保險的覆蓋率與居民消費為呈負相關,勞動人口比與老年人口撫養比和居民消費均呈正相關[3]。另外,高軍(2020)研究指出,現階段,我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正逐步實現城鄉統籌,完善和健全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將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戰役[4]。因此應該不斷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杜連順(2020)的研究指出,在推行相關制度的過程中存在眾多諸如存在參保意愿不強烈、基層服務不完善等前所未有的阻力,這樣既對城鄉居民的利益造成損失,又對相關制度和國家政策的正常平穩運行產生阻礙[5]。面對制度運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胡揚名,劉戀(2020)通過構建一套較為完善的有關于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滿意度模型,并且基于此進行相關分析,提出個性化的政策建議,例如,通過加強宣傳力度提高政策認知度,以及運用優化繳費檔次這一措施,有針對性的制定差異化政策以滿足群眾的不同需求[6]。農村養老保險的順利改革也是一大工作重點,楊敬珍(2020)研究指出,在當前階段,我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地域分化嚴重,城鎮地區居民對該制度信任度較高,且社保體系相對較完善。但不同地區各有不同的特點,例如,在農村地區,制度的推行仍受到眾多阻礙因素,對農村居民來講,由于小農經濟的歷史局限性,導致大部分農村居民土地養老和社會家庭養老觀念根深蒂固,從而引起社會保障體系相對滯后[7]。尹成,仲偉東(2021)研究指出,在近幾年的研究中發現,受客觀條件的約束,我國整體城鄉居保效率有下降的趨勢,但事物通常具有兩面性,隨著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城鄉居保制度也隨之不斷完善;而地區生產總值的增長率和人均受教育程度則隨之減弱。為緩解這一局面,各區域應結合地區發展的實際情況,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以提高制度運行的效率[8]。上述研究成果對我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的健康有序發展提供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但有關我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是一個需要不斷完善的長期性工程。
在該領域,國外專家學者更早開展了相應的研究。早在1958年,Samuelson(1958)在文章中首次提出了成為后世衡量養老金制度標準的世代交替模型,在這一模型的支持下,對養老金制度的可持續性進行全面分析[9]。7年后,Diamond(1965)[10]和Feldstein(1974)[11]等學者依據該理論,并結合相關理論知識,更加深入地研究了在推進提升經濟效率的方面,養老保險相關制度對其產生的影響這一課題。其中,Metzger(2018)做了關于老年退休金長期平衡發展情況的研究,實驗結果顯示其養老金收入水平低于負債水平,因此為減輕其經濟壓力,政府可適當提高其養老金水平[12]。在此之前,Holzmann(2001)關于對養老保險制度改良的探究則是通過細致分析和對比全球35個國家數據,進而提出了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相關暢想和建議[13]。
綜上,通過對上述學者研究成果的總結分析可以發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在我國的實施過程中存在著多方面的問題:首先是居民參保意識不強烈,參保積極性低;其次是政府部門間配合不暢,工作效率低;再次,是權益未得到有效維護,退保率高漲;另外,是地域制度不同,保險關系轉移困難;最后是政策立法缺失,養老保險推行不暢。
三、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施現狀分析
?。ㄒ唬┗攫B老保險參保人數不斷增加
自合并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以來,隨著各地貫徹落實相關政策,我國基本建成了城鄉統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為使老年群體的老年生活得到基本保障,采取差異化的體系安排為達到這一目標和促進社會安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自2000年以來面臨持續性增長的現狀。數據顯示,2015年末,受制度實施的影響,參保城鄉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約為5.1億人。隨著相關保險制度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截至2021年3月底,該項保險參保率達到95%,參保人數增長近一倍,達到10.1億人??傮w而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在參保人數、基金規模等方面均有了較大提升。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圖2.1 2000年-2020年我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
?。ǘ┗攫B老保險結余規模不斷增大
養老保險政策在當前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社會背景下,不僅僅是一項基本的保障民生的工作,更是一項能夠真正有效促進社會安定的基礎性工作[14]。隨著該項制度的不斷完善以及參保群體的不斷增加,人們的生活水平與質量有了明顯提升,從而對養老質量有了更高的追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支出以及累積結余逐年增加。如表2.2所示,2010年末該基金累計結余423億元,2020年末增長至9759億元,增長率約為22.1%。2015年我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保費收入總額為2855億元,比前一年增長23.6%。2016年保費收入總額為2933億元,比2015年增長2.7%。2017年保費收入總額為3304億元,比2016年增長12.6%。2018年保費收入總額為3838億元,相較于2017年增長了16.2%。2019年收入總額為4107億元,同比增長7.0%。而在2020年保費收入總額為4853億元,比2019年增長18.2%。
表2.2 2010年-2020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及累計結余情況(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2010-2020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三)基本養老需求相關問題日趨嚴重
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實行對我國的人口增速起到了有效控制,農村人口出生率有了顯著性降低,農村人口的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老齡化問題也日趨嚴峻。中國城鄉居民養老問題呈現出愈加嚴峻的形勢,統籌城鄉發展縮小日益擴大的城鄉差距仍是養老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與此同時,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更多的農村勞動力選擇進城務工以維持生計,而勞動能力較低的老年人則繼續留在農村,導致農村地區空巢老人的數量不斷攀升,因而農村家庭的經濟負擔也隨之不斷加大。由于和其他社會保險之間存在著許多復雜矛盾,所以在推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同時也會遇到一系列問題,其中涉及到城鄉的制度差異,也涉及到不同地區的不同制度之間的沖突。具體體現在在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實施過程中,存在城鄉各地方社會保險的關系接洽不暢的問題,與此同時,也涉及到城鄉制度的差異。正因地區之間差異化的存在,正確處理各種關系是穩妥推進制度建設的重點,要注意處理好保障基金的發放問題,減輕財政負擔;同時也要兼顧并行新農保和其他社會保障制度,保證參保人的合法權益,對穩固國家政策的權威性以及政策順利實施產生積極影響。
?。ㄋ模┺r村基本養老保險體系不斷完善
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人口老齡化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老齡人口比重不斷攀升,使得對養老服務需求日益增加,同時也對當下我國養老服務體系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提出挑戰[15]。由于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在我國運行時間不長,仍處于運行初期階段,各項社會保險制度與養老保險發展現狀存在一定差距,因而對養老保險制度持續優化與整改是未來一段時間內的重要工作。在經濟全球化和人口老齡化的大背景和大趨勢下,養老保障體系的構建和完善是社保制度建設的首要前提。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城鎮化進程不斷推進,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相關保險的需求日益增加。此外,隨著新農保和城居保的全面實施,對經辦服務的要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各級政府與基層組織,結合當前制度發展的現狀和社會發展的實際,為充分解決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諸多問題,制定了一系列合乎國情的相關細則和方案,對目前制度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及時解決。
(五)農村基本養老保險支付能力較弱
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以及農業技術的發展,農村的產業結構得到不斷優化,農民實現了產量的增收以及經濟效益的提升。但是,隨著城鎮化進程不斷發展,城鄉一體化趨勢逐漸深入,更多年輕的農村群眾選擇外出務工,而留在農村的大部分是老年群體以及兒童,這些人由于自身經濟能力有限,以及對基本政策了解不夠深入、不夠全面,對相關制度存在誤解,因而參保的積極性不高,使養老保險保費的收取異常困難。另外,一些在城鄉中的低收入和無收入群體,由于沒有固定的經濟來源,在繳納保費方面存在一定困難[16]。由于歷史遺留因素,部分居民受傳統落后觀念的影響,認為家庭養老更符合倫理和道德。且大部分群體更看重短期收益,而該制度需要投保人先繳納一定時間的保費,而后才能獲取收益,即該保險偏向長期收益。且在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方面,由于目前養老保險費用的收發沒有形成與之對應的正比例關系,投保人對此信任度不高。除此之外,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保費繳納的方式也進行了相應的更新,部分農村群體由于未接觸過網絡支付這一新興支付方式,導致在實際支付過程中遇到諸多難題。
四、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施過程中問題分析
?。ㄒ唬┚用駞⒈R庾R淡薄,參保積極性低
大量個人賬戶養老金沉淀,基金增值空間小,繳費人數總體上呈現下降趨勢,個人賬戶支出額逐年加大,城鄉居保養老金收支缺口存在風險[17]。群眾不參保的原因有三個:一是參保費用。2005年個人繳費標準為10元,2014年繳費標準為70元,年均增長率為21%;2015年到2020年個人繳費標準由90元漲到250元,年均增長率為29%,高速增長的繳費標準使本就收入不高的家庭在繳費方面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二是社會投機心理。部分城鄉居民醫保的報銷政策,對繳納保費當年續保和非續保對象的報銷比例實行無差別對待,增加了部分群眾投機參保的心理。導致群眾只為老人、兒童和病人繳納保險,造成醫?;鹗杖霚p少,又會對停斷繳者因意外疾病而造成損失的后果。三是報銷程序復雜。進入城市工作的農村勞動力,在一定程度上無法享有與城鎮居民同等的參保權利,由于其參加養老保險的流程更為復雜,導致農村居民對養老保險的參保積極性較低[18]。另外有部分群眾認為只需要年滿60周歲,就可以直接領取養老金,這意味著居民對養老金的領取條件存在誤解,未來非常有必要對社會保險性質進行明確,劃分清楚養老保險和社會救助之間的關系。
?。ǘ┱块T間配合不暢,工作效率低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涉及的人群范圍極其廣泛,故而需要相關部門緊密配合。但在我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運行過程中,有關部門在協調方面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信息不對稱這一問題極為突出。由于各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平臺和機制,導致投保人的各項信息不能及時更新,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進行待遇冒領及反復領取,對國家和地方政府造成財政損失,使得社會保障工作更加被動;又如,在被保險人身故后,由于溝通不暢,民政部門對于投保人身故的信息不能及時聯網同步,導致出現養老金冒領現象的大量出現,使社會福利資金大量流失,增大財政部門壓力。另外,由于同時符合資質要求和員工素質標準的經辦管理單位數量較少,因此受銀行網點數量的限制,每月養老金的發放,往往會導致銀行辦理養老金領取業務的壓力激增,領取養老金的人員往往會排起長隊,高強度的工作可能導致業務辦理出現失誤,另外,由于缺乏有效的競爭機制,使社會保障部門無法有效地選擇服務質量更好的銀行,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養老金支付的效率。
(三)權益未得到有效維護,退保率高漲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背景下,城居保和新農保是我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組成部分,也是保障城鄉居民基本權益的重要舉措[19]。其中,農民工的養老問題是保險工作中的薄弱方面,而農民工養老也是社會保障最關鍵的一環,農民工養老保險全面普及才能推動社會保障相關制度的正常運行,但事實上,由于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農民工的權益沒有得到切實維護,進而導致僅有較少的農民工能享受到養老保險的保障,并且有極大可能性存在較高的退保率?,F行社會保險制度的適用范圍是包含農民工在內的所有企業職工,但受到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農民工參保的比例極低。綜合各方面因素考慮,當前農民工選擇不參加城保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是繳費壓力大。由于農民工大部分的文化水平不高,因而他們從事的行業基本是勞動性崗位,工資水平相對較低,所以在繳納相關保險時存在一定困難;另外,由于科技的發展,保險繳費的方式通常采取線上的方式,導致農民工在繳費操作過程中存在困難。同時,由于繳費標準較高,導致農民工自身以及負責為農民工支付相應保險費的企業面臨巨大的繳費壓力,導致大量的農民工無法參加保險。二是手續復雜。由于農民工崗業的特殊性,工作所在地經常更換,相關保險在不同地區又有著不同的政策,需要農民工自行轉移保險,但由于農民工與辦事部門的休息日相同,導致其在辦理轉移手續時受到時間的限制。綜上所述,不完善的保險制度實際上損害了農民工的養老保險權益。
?。ㄋ模┑赜蛑贫炔煌?,保險關系轉移困難
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的加快,社會養老壓力越來越大。我國的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在城鄉之間還存在一定差異,不同地域之間有著不同的制度解讀和實施辦法,碎片化的制度安排嚴重阻礙了制度間的相互銜接。建立統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是加強社會和諧、保障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內容和要素。城鄉養老保險制度由于所處區域不同,導致政策制度上也存在著一定差異。此外,由于農民工特殊的工作性質,導致他們必然要頻繁更換工作地,而不同地區的保險制度存在著不同甚至沖突,因而在能夠保證農民工保險在城鄉之間能便利轉移的情況下,同時保證城鄉的社會保險制度的互聯互通。但由于轉移接續與制度銜接方面的制度不健全,農民工養老困難的問題尤為突出?;谏鲜鰡栴}的出現,應當結合農民工保險轉移手續的實際,制定農民工及其他群體的個人賬戶制度。實現跨省、跨區之間的轉移、接續、繼承。
(五)政策立法缺失,養老保險推行不暢
由于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激勵政策不夠完善,另外,由于生活水平低、文化程度總體偏低,導致農村居民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期待值不高,部分收入水平較低的群眾對該項政策存在一定的抵觸情緒,并且對于繳費的問題較為敏感,導致部分群眾不愿了解相關政策。甚至有部分民眾對該保險一無所知,這說明該項政策在宣傳方面存在不足,宣傳力度不夠、宣傳群體不夠廣泛。由于城鎮和鄉村地區的基層干部自身能力不足或是受知識水平的局限,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相關政策和規定了解不夠透徹,導致其在對相關政策宣傳時,進行夸大、歪曲或是曲解,從而導致相關政策的宣傳和解答任務落實不夠及時,使民眾錯失機遇。此外,一些地區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宣傳力度不夠。例如,部分地區將50歲以上的人群作為宣傳重點,而忽略了對對中青年群體的宣傳,導致大量適齡人群能投保卻不投保。正是由于上述問題的存在,養老保險制度在推廣方面遇到巨大阻力。
五、研究總結與政策建議
?。ㄒ唬┭芯靠偨Y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實現人人老有所養的惠民政策,有利于全體人民共同享受改革開放的成果,有利于促進我國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目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在實施中暴露出了一系列問題,因而需要針對該項制度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與修正,從而推進其不斷完善。
本文使用全新視角,從多元維度綜合分析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發展的現狀,并指出了在經濟社會發展和城鎮化進程不斷加速的背景下,現階段我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漏洞。其中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居民的參保意識淡薄,參保積極性低;政府部門間配合不暢,工作效率低;權益未得到有效維護,退保率高漲;地域制度不同,保險關系轉移困難;政策立法缺失,養老保險推行不暢等方面。由此可見,一系列問題的存在迫切需要得到有效解決。因此,本文結合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施的實際情況,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
(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施的政策建議
1.加大宣傳力度,調動居民參保積極性
我國現階段,廣大居民由于接受教育程度參差不齊,對國家政策了解甚少,另外,因為在中國農村地區,依靠土地養老和社會家庭養老觀念根深蒂固。長久以來,在以家庭為生產單位的傳統社會中,農村居民的養老需求基本上可以由小農自給自足的經濟滿足。與此同時,居民受長久以來傳統老舊文化的熏染,對社會保險的認同度不高,因此,農村基層干部應發揮引導的作用。既要充分結合農村群眾文化水平總體偏低的實際,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和表達向大眾解讀政策,又要避免政策在傳達和宣傳過程中受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導致信息失真,讓農村地區的目標群體特別是中青年群體對保險政策形成正確積極的認識,切實提高目標受眾群體的參保意識和參保積極性。因此,為加大對政策解讀和宣傳的力度,應敦促各級政府和街道社區積極采取更多的適配方案:首先,為避免媒體宣傳方式的單一性,各級政府應充分利用廣播、橫幅、電視、宣傳欄、電子大屏幕等傳統媒介,營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惠民的良好氛圍,以及充分利用短信平臺向居民發送相關政策信息。與此同時,利用互聯網、微信公眾號、等新興媒體和平臺進行宣傳。除此之外,針對農村地區發展相對落后和新興宣傳媒體未充分普及的現狀,要充分利用結合地方特色和民間文藝表演等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向農村群體宣傳相關政策信息。其次,在宣傳過程中要注重因地制宜,例如,城鎮居民宣傳的側重點應是在操作移動端和PC端操作流程,以便他們更好了解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農村地區則應該更偏向引導其了解在網點辦理業務的流程、便利性和該項制度的普惠性。
2.加強職能分工,明確政府應行責任
隨著城鄉居民養老需求不斷增多,而現存的經辦機構規模小、經辦人數量不夠,以及在具體工作開展過程中,各部門配合不暢,導致居民對經辦機構產生不滿和不信任,因此需要各級政府應明確自身職責,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在各相關單位中做好溝通和協調的工作,并對其進行監督和管理。首先,充分運用績效考核辦法,對有關部門進行績效考核,并定期進行檢查,完善監督管理,賞罰分明,以此來激勵各個部門高質高效履職,輔之以嚴格標準敦促各工作單位做好相關工作;其次,應該增加經辦網點的數量。避免因網點地區輻射度不足導致居民想保而無處保的現象出現;再次,要建立和完善經辦機構基礎設施的建設。搭建功能齊全、操作方便的服務平臺,簡化參保流程,使參保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最后,做好崗前培訓和盡調調查。對合作銀行要做好全面評估,綜合考慮合作銀行的服務效率和服務態度,擇優選取,同時采取相關績效考核機制,確保工作質量。對從業人員做好崗前培訓,使其對相關政策充分理解和掌握,使其能準確對參保人的困惑進行解答;另外,加強對從業人員進行相關法律、金融知識培訓,以及計算機技能培訓,提高工作效率。
3.不斷完善激勵制度,提高保障水平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雖然減少了社會不平等現象,但由于其保障水平較低,基本養老保障目標無法實現。受“?;尽狈较虻挠绊?,是的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比例過高,企業和個人難以負擔額外的社會保險。因此,各地應出臺相關激勵和補償辦法。例如,對65歲及以上的老年群體繳納金額進行調整或不變更繳納金額,但在繳費后為其提供免費乘車季卡等優惠;而針對長期繳費的群體,應予提高其基本退休金金額,其中提高部分的資金由地方政府支付。通過一系列優惠政策和激勵制度,讓群眾積極參保,從而讓養老金能真正起到養老的作用,而不是僅僅維持生存,切實解決獨生子女贍養難的問題。與此同時,青年群體和部分較高收入的農村群體,由于目前城鄉居保養老金保障水平較低,期望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但由于其工作性質特殊,且具有流動性,而保險在各地之前進行轉移較為復雜,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導致其參保的積極性不高。針對該種現象,各地應盡快制定相應的異地轉接的相關政策和辦法,簡化異地辦理和轉接的程序,使居民在企業經營收入穩定的情況下,能夠參保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為其帶來基本水平以上的保障,確保被保險人未來的養老金收益不蒙受損失,并鼓勵這些人員積極投保,這樣可為其他居民樹立榜樣,提高居民的繳費積極性。
4.提高管理能力,提升業務服務質量
建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的經費管理機制,要求每年在財政預算中劃撥出一定比例的撥款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幫助其開展工作建設。對于縣級以上的機構要加大投入,確保其有足夠的人員與設備開展相關工作。全力保障服務提供的質量和數量,滿足群眾所需。另外,要加強經辦隊伍的專業能力,根據經辦機構的工作特點和人員職責,采取集中培訓方式,按照不同崗位的人員分批次開展培訓,并針對培訓的結果予以考核,分析相關人員的業務熟練程度及專業知識掌握情況,從而進一步完善經辦隊伍的建設,打造一支具有業務能力與專業知識的經辦隊伍,并將經辦隊伍的能力和薪酬相掛鉤,以促使其在工作中主動提高服務水平。同時,要進一步加強經辦機構的標準化與信息化建設。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單位也需要加強信息服務平臺的建設,通過信息平臺推動經辦工作的自動化與標準化。例如可以通過APP繳費等方式建設,實現參保群體“足不出戶”就可以領取養老金,并督促各地推行自助設備的建設,使廣大群眾切實享受到服務的便利。另一方面,各級政府和其他監管機構要積極履職,對經辦部門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態度進行嚴格督查,同時要定期舉辦相關技能培訓大會,加強經辦人員對相關制度的了解,更好地為百姓服務。
5.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保障政策施行
在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人口老齡化與城市化的速度不斷的加快的大環境之下,空巢老人的比例不斷提高,因而對養老保險的需求也呈現出上升的趨勢?,F行的保險制度缺乏具體的執行標準,導致各地對養老金的發放數額存在差異,基于此,各地應該在貫徹落實國家總體宏觀政策的同時制定細化的實施細則,明確不同檔位的差異化激勵方案,鼓勵居民積極投保。在當前時代背景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整合,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要之舉。因此,政府部門需要針對各項制度統籌結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加強管理和監督,推動建設更加完善的制度,從而保障民生[20]。首先,要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通過建立激勵機制,提高居民對相關制度的認知度和信任度,從而促進居民更廣泛的參與保險,保障制度的基本運營,為制度運行營造良好的環境,要明確多繳多得的獎勵機制,同時建立不按時繳費就不發放補助金的機制。其次,建立協調機制。由于當前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需求不斷上漲,而政策的實行同時需要人力、物力、財力的配合,因此需要協調各方機制,通過各方通力合作,共同促進其穩健發展。再次,調節各項機制。該項基金是農民用來維持最低生活保障的基金,要保證基金的保值增值,對基金進行集中管理,避免出現基金被侵占或挪用的問題。最后,必須調整財政補助金的支付方式。國家對被保險人的部分補助和特別困難群體的補助,應當由中央預算提供經費支持。此舉有利于政府補貼能夠足額到位,防止因地方財政故意拖欠補貼的問題發生,以促使養老金及時發放到位,避免養老金的流失。為保證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使全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盡快走上規范發展的道路。此外,還需要進一步分析和完善相關政策實施細則,提高社會保障的權威性。
參考文獻
[1]丁爽.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實施與問題研究[J].中外企業家,2020(01):209-210.
[2]葛魯英.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落實中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產經,2021(18):38-39.
[3]薛瑋,趙媛.人口老齡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與居民消費—基于省際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南京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42(4):162-168.
[4]高軍.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思考[J].中外企業家,2019(30):203.
[5]杜連順.新時期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不足及優化建議[J].環渤海經濟瞭望,2020(08):133-134.
[6]胡揚名,劉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滿意度影響因素實證研究——基于31個省市的調查[J].社會福利(理論版),2020(2):40-47.
[7]楊敬珍.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思考[J].中國產經,2020(17):115-116.
[8]尹成,仲偉東.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效率省域差異及其影響因素[J].現代財經(天津財經大學學報).2021,41(8):51-63.
[9]SAMUELSON P A.An exact consumption-loan model of interest with or without the social contrivance of mone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8,66(6):467-482.
[10]DIAMOND P A.National debt in a neoclassical growth model[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5,55(5):1126-1150.
[11]FELDSTEIN S M.Social security,induced retirement,and aggregate capital accumulation[J].Joumnal of Po litical Economy,1974.82(5):905-926.
[12]METZGER C.An actuarial balance sheet of the swiss old-age pension scheme[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8,71(1):25-49.
[13]HOLZMANN R.Risk and vulnerability:the forward looking role of social protection in a globalizing world[J].Social Protection and Labor Policy and Technical Notes,2001,44(9):2164-2166.
[14]李慶強.對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探討[J].經濟管理文摘.2021(17):179-180.
[15]張昊.智慧養老視域下中國養老服務體系的優化路徑研究[D].吉林大學,2020.
[16]劉旭琴.供給側改革視角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制度創新[J].人力資源.2021(12):82-83.
[17]秦良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四川勞動保障,2021(12):30.
[18]賈志科,羅志華.新時代完善我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的思考與建議[J].人口與健康,2020(10):33-35.
[19]葉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實施并軌制度的策略研究[J].辦公室業務.2020(17):53-54.
[20]盧雯花.解析統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J].中國產經.2021(02):99-100.
1、如文檔侵犯商業秘密、侵犯著作權、侵犯人身權等,請點擊“文章版權申述”(推薦),也可以打舉報電話:18735597641(電話支持時間:9:00-18:30)。
2、網站文檔一經付費(服務費),不意味著購買了該文檔的版權,僅供個人/單位學習、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業用途,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者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3、本站所有內容均由合作方或網友投稿,本站不對文檔的完整性、權威性及其觀點立場正確性做任何保證或承諾!文檔內容僅供研究參考,付費前請自行鑒別。如您付費,意味著您自己接受本站規則且自行承擔風險,本站不退款、不進行額外附加服務。
原創文章,作者:1158,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swingingagolfclub.com/chachong/179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