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中國經濟市場化的逐步深入和地區經濟的迅速發展,帶動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也擴大居民對金融投資的需求。而隨著我國資本市場和金融市場的發展,居民的家庭金融資產不再局限于現金與銀行存款,開始多元化投資,債券、股票、基金等成為居民金融資產選擇的對象。大連是我國非常知名的旅游城市,隨著經濟的發展,其生產總值也在不斷提高,大連的人均生產總值一直高于國內人均生產總值的兩倍以上。我國對于家庭資產配置的研究還處于一個初級的階段,大多數研究都比較宏觀,因此還應該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通過本次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豐富我國關于家庭資產配置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次研究以大連地區的居民為研究對象,分析大連市城鎮居民家庭資產配置的現狀,然后分析了影響家庭配置的主要因素,發現居民家庭資產配置態度、居民家庭收入、受教育程度與金融知識和居民風險偏好是其主要的影響因素,最后提出具體的優化對策,應該根據生命周期理論制定進行資產配置規劃,提高城鎮居民家庭收入,政府加強監管、泛化群眾金融知識,強化居民風險管理意識,促進城鎮居民合理配置家庭資產,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
關鍵詞:城鎮居民;家庭資產;配置
一、緒論
?。ㄒ唬┭芯勘尘?/strong>
經濟的微觀體現就是家庭,家庭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物質條件就是資產。對于家庭資產的有效配置,不僅可以使家庭資產得以保值,同時可以促使家庭追求更高層次的物質和文化需求。從凱恩斯學派理論來看,要促使經濟的發展,必須要促進消費、出口與投資三個方面來拉動,要促進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必須要提高國內的消費水平,對家庭資產的有效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消費,這樣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也是非常有利的。如果家庭資產配置不合理,那么必然對市場經濟發展產生影響,導致市場危機的發生。如果過度對房產進行配置,那么也會增加房地產泡沫,如果過度去配置金融市場,那么居民資產的風險也會增加。因此,只有家庭資產合理配置,才能降低家庭資產的風險,滿足家庭的各種需求,提高家庭的幸福感,最終促進我國的經濟穩定發展。
和國外相比,我國對于資產配置的水平較低,我國的金融主要對實體經濟進行服務,在國內消費動力存在明顯的不足,而且我國居民資產配置情況非常單一,城鎮居民的資產配置情況差異明顯,因此對于城鎮居民資產配置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大連是我國非常知名的旅游城市,隨著經濟的發展,其生產總值也在不斷提高。大連的人均生產總值一直高于國內人均生產總值的兩倍以上。在2012年以后,增速開始放緩,下降速度也非常明顯。我國對于家庭資產配置的研究還處于一個初級的階段,大多數研究都比較宏觀,因此還應該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次研究以大連地區的居民為研究對象,分析大連市城鎮居民家庭資產配置的現狀,然后分析了影響家庭配置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具體的優化對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
(二)研究意義
(1)理論意義
對于大連市城鎮居民的家庭資產配置結構進行研究,可以促進我國居民的家庭資產配置更加完善。同時了解大連市居民家庭資產配置的特點以及影響因素,豐富了目前關于城鎮居民家庭資產配置優化理論研究成果,同時為相關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財參考作用,也為其他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參考作用。
(2)現實意義
對于大連市城鎮居民家庭資產配置優化的研究,一是對于大連市的經濟發展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二是家庭的資產配置和人們的生活是分不開的,對于資產的配置也會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對家庭資產配置方面的研究,對于我國的經濟健康發展也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通過研究還能幫助居民對家庭的資產配置進行優化,讓人們在消費時更加的理性。最后對于本文的相關研究成果,可以幫助大連市政府根據大連市的基本情況,提出進行優化家庭資產配置結構的相關政策,對居民的投資提出積極的指導。
?。ㄈ┭芯績热菁把芯靠蚣?/strong>
本次研究主要對大連市城鎮居民的資產配置優化進行研究,在資產配置有關的概念和理論基礎上,對大連市城鎮居民的資產配置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然后對影響的因素進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優化資產配置的對策。具體研究的內容如下:
第一章,緒論部分,主要介紹本次研究的背景、意義、方法以及創新之處。
第二章,相關概念與理論基礎,介紹了本次研究的概念和研究理論,然后對本次研究相關的研究成果進行總結歸納。
第三章,大連市城鎮居民家庭資產配置影響因素分析,包括居民家庭資產配置態度、居民收入、受教育程度與金融知識以及居民風險偏好四個因素。
第四章,大連市城鎮居民家庭資產配置優化的對策,從資產配置規劃、提高居民收入、政府加強監管、泛化群眾金融知識以及強化居民風險管理意識等。
第五章,研究結論。
(四)研究方法與擬創新之處
1.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
本次研究查找了大量關于家庭資產配置的研究成果,對家庭資產配置相關的研究進行總結和歸納,在此基礎上確定了本次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框架。
(2)問卷調查法
為了能夠對大連地區家庭資產的配置影響因素情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本次研究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大連市城鎮家庭居民理財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然后進行了統計分析,為后續優化策略提供事實依據。
2.擬創新之處
從目前研究的總結來看,大多數研究都是采用CHFS等已經有的數據來分析,對我國的家庭資產配置情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但是本次研究為了能夠更加有針對性,選擇對某一個地區的家庭資產配置情況進行分析,通過對大連市城鎮居民發放調查問卷,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對家庭資產配置的特點和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獲得第一手數據,然后為居民、金融機構等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通過本次研究可以讓金融機構更加了解居民資產配置的情況,同時,本次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進行了創新,使研究更加有針對性。
二、相關概念與理論基礎
?。ㄒ唬┫嚓P概念
1.家庭資產的概念
家庭資產指的是家庭中客觀存在的、可以被支配的資產,能夠采用貨幣進行衡量,資產用于購買家庭需要的各類商品、進行投資或從事經營活動,為家庭帶來收益??梢赃M一步被區分為家庭金融資產和家庭非金融資產兩種。前者指的是,資產可以應付家庭目前的消費需要,將來也可以滿足家庭消費計劃的財產數量。也就是說,滿足家庭在一般生活過程中短期和長期消耗品的購買需求,在以上支出被滿足后剩余的資產數額,是指所有能夠在金融市場中進行消費、擁有一定的價值,未來可以進行估值的資產總值。后者指的是除去投資性金融工具和現金的等價物以及股票債券等的資產。例如人們購買的房產、黃金、汽車、古董等。根據風險的大小金融資產又可以區分為無風險金融資產和風險金融資產。前者指的是在將來一段時間內收益比較穩定、收益率不會發生波動的金融資產。舉例來講,銀行存款現金以及低于一年的國債,這類金融資產具有較強的流動性。后者指的是在將來一段時間內,無法對其收益進行明確的預知的金融資產。具體有:股票、債券、基金、銀行理財產品、期權期貨等金融衍生產品等。
2.家庭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指的是購買者將自身擁有的資金進行投資至不同類型的金融產品的行為,這些產品的風險性有一定的區別,可能為他們帶來一些收益,投資人力求在低風險下獲取到較高的收益。選擇不同的投資方式,意味著投資者的目標不同,采取的資產配置也有很大區別。投資方在擬定資產配置時,首先會根據收益預期值作出規劃,并且與投資者自身的理財知識、具備的學歷水平等有關??梢猿惺茌^高風險的人比較看重于配置高的收益投資方式。而選擇低收益低風險資產投資模式的大部分為那些難以承受投資風險的群體。
(二)理論基礎
1.資產選擇理論
對一般家庭而言,貨幣是他們長期生活過程中占比最高的資產。學術界在研究家庭金融的初級階段,只是將研究重點集中于家庭貨幣資產的分析。貨幣受居民家庭歡迎的原因在于,具有極高的流通性,因此在金融資產儲備中備受歡迎。依據流通特點的差別,可以將普通家庭選擇金融資產的原因分為三種:
第一種,為了達成交易目的。居民生活過程中需要購入大量生活必需品,所以人們需要不斷進行交易,貨幣作為流動性最強的資產在交易中占據最重要的角色。
第二種,為了防御風險。在金融資產中貨幣的風險性最低,家庭增加貨幣持有的比例后,可以保證家庭金融風險降到最低化。
第三,為了獲取到大量的利潤。家庭持有貨幣也是一種投資行為,由于存款利率的存在,為家庭帶來一些收益。
2.風險偏好理論
風險偏好指的是投資方針對不確定的風險做出的抉擇,是指他們針對風險表現出的喜好。一些投資群體比較熱衷于保守型投資,相反的一些人比較熱衷于追逐風險。以風險偏好為依據可以將投資方劃分為:風險回避者、風險中立者和風險追求者。
風險回避者比較熱衷于購買那些穩定的資產產品,比如定期存款、儲存現金;
風險中立者在面對投資風險時處于中立態度,他們的投資態度取決于投資回報率的大小,如選擇購買基金或國債等。
風險追求者比較熱衷于購買高風險的金融資產,因為高風險是與高收益同時存在的,這些人經常積極地研究高風險的產品,以便在刺激的投資中獲取到高的收益。
(三)研究現狀
1.國外研究現狀
學者Gollier(2001)和Guiso(2013)均研究了與家庭金融有關的理論和構建的模型,對家庭金融發展中暴露的風險和出現挑戰進行了深入研究,并闡述了他們的一些結論。研究者Babluzzi&Sunden(2004)分析了美國家庭的一些賬戶數據后指出,當地一些家庭開展的投資配置組合大部分與股票有關。據調查,那些有著較長工作經歷的群體或已經結婚的居民更熱衷于購買股票的形式進行投資。Almenberg(2015)選取瑞典的某些家庭作為調查樣本今天研究后指出,男性比女性更熱衷于通過購買股票的形式進行投資。隨著男女金融素養的提升,購買差距會逐漸降低,但是這依然不會對男女風險偏好特征造成影響。Angrisani(2018)調查了人們購買資產風險與健康風險二者之間的聯系,并指出那些擁有良好身體素質的人具備健康風險較低,他們更熱衷于購買多樣化的風險資產。擁有較差健康狀況的家庭與健康風險較小的家庭相比,投資股票市場的可能性很小,有關機構可以依靠調解醫療保險來縮短這種差距。
2.國內研究現狀
著名學者王聰、張海云指出中美之間存在收入水平、金融發展情況、社會保險標準的巨大差異性造成風險應與非風險性金融、股票等投資的比重和方式及存款儲蓄方面差別十分明顯,這時由于兩國之間的金融發展、社會保險以及居民收入之間的差異決定的。著名經濟學家王書華、楊有振(2015)選取從1997年到2010年全國28個省的數據作為參考集,對城鄉兩個部門資產配置與收入差異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得出了二者之間的U型曲線。說明合理的家庭金融的配置能夠提高家庭的收入。著名經濟學家吳衛星,譚浩(2017)以城鎮地區家庭中夾心家庭(上有老下有?。┑馁Y產分配選擇,從微觀經濟學角度分析,得出夾心家庭參與股市投資的比重要高于其他家庭,同時風險資產在家庭資產中的占比也很大。吳衛星、吳錕和張旭陽(2018)則利用清華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在2011年獲得的項目統計數據。利用最小二乘法研究金融素養影響居民家庭資產組合的效果,研究哪種組合的效果比較突出。余靜文、姚翔晨(2019)研究宏觀數據后認為,國內老齡化日益嚴重,對金融結構發展造成影響,使之趨于間接投資,降低了風險偏好的傾斜性。喬海曙、粟亞亞(2019)對居民風險投資進行研究后得出,當居民經歷失業、傷殘、重疾、家人離世等變故時,他們會顯著降低風險投資積極性。然而張劍、梁玲(2020)認為恰恰相反,那些身體狀況越差的投資者更熱衷于在金融市場中投資。喜歡購買金融衍生品的群體大部分為那些高收入、擁有一定資產和具備一些金融理財知識的家庭。
總體來看,關于資產配置方面的研究成果還是比較多的,國外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某個特質方面的研究,國內的研究更加側重在家庭收入、投資風險以及投資占比等方面。但是針對某一個城市以及某一個地區居民家庭居民投資理財方面的研究還是比較少的,本次研究豐富了目前的研究成果,同時也為其他研究提供了理論指導。
三、大連市城鎮居民家庭資產配置影響因素分析
為了更好的了解大連市城鎮居民的資產配置情況,了解大連市居民資產配置的態度以及居民收入情況、受教育的程度以及金融知識的掌握情況,最后調查了居民的風險偏好情況。所以本文對大連市城鎮居民進行了調查,家庭居住地主要在大連,經濟活動也在大連市的居民,總共調查了300個家庭,具體統計結果如下。
(一)居民家庭資產配置態度
1.消費觀念與儲蓄觀
對于不同的人們來說,其消費觀念也是不同的,那么其對于家庭資產的使用方式上也就有所差異,為了更好的對大連市的城鎮居民消費觀念進行了解,主要了解居民對今天有錢今天花這一觀點的看法,然后了解居民持有的消費觀。具體見圖3.1:
圖3.1大連市家庭消費觀柱狀圖
從3.1中可以看到居民消費觀的的保守程度,在調查的居民中,有接近50%的人不贊同這種看法,也有30%的居民不是很同意這種說法,說明大部分居民的消費都是保守型的,由于受到疫情的影響,這種情況會更加嚴重,大部分居民都是儲蓄型的家庭。通過調查了解到,不管是郊區還是城區,大連市的居民家庭消費觀念都是類似的,認為消費應該理性,應該存錢。
大連市居民最主要的資產配置方式就是儲蓄,了解了大連市居民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的儲蓄項目,具體的調查結果見圖3.2:
圖3.2大連市居民存錢目的
從圖3.2可以看出,很多家庭都對儲蓄有著特別的忠誠,對于正在進行儲蓄以及之前進行儲蓄的調查中,對于他們儲蓄的目的,可以看到占比最高的前三位是買房、養老以及教育子女,其中買房占到53%,教育子女占到17%,養老占到45%??傮w來看,城鎮居民進行儲蓄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購房和養老做準備。
2.家庭資產規劃意識
如果一個家庭中,其制定了家庭的具體開銷計劃,那么,相比那些不進行開銷計劃的家庭,他們管理家庭資產的能力會更強,因此這類家庭的資產配置結構也更加的合理。為了能夠全面了解家庭居民對其資產的規劃想法,主要通過制定家庭開銷計劃的次數來進行了解,具體見圖3.3:
圖3.3大連市居民制定資產規劃意識情況
從圖3.3中可以看出,有超過一半以上的居民從不做任何家庭開支計劃,做了計劃的只有不到48%。而且從這些制定家庭計劃的家庭中了解到,很多家庭都是短期計劃,也有些家庭是長期計劃,對于短期計劃來說,大多數家庭每月一次,對于中長期計劃,家庭計劃的制作頻率最高是一年一次,可以看到大連市居民家庭資產規劃意識是不強的。
?。ǘ┚用窦彝ナ杖?/strong>
要進行一些消費和投資活動,那么其必須要在家庭收入的基礎上來進行,家庭資產的種類是否豐富,資產的結構是否合理,這些都會受到家庭收入高低的影響。如果一個家庭的收入水平比較高,那么其家庭理財的占比也就相對較高,而且資產的種類也更多,對于資產的安排也會更加的合理。對于收入不高的家庭,他們更加擅長怎么去規避風險,對風險防范意識更強,對于高風險的金融產品都比較抵觸,其資產的種類也就比較少,資產的結構也相對比較合理,大連市居民家庭收入情況見表3.1:
從表3.1的統計結果發現,大連市居民的收入中位數是20萬元,峰度為136.01,是正太分布,可以看到大連市居民呈現的是一個尖峰分布,很多居民家庭收入都比較相近,也有一些收入比較高的家庭和收入比較低的家庭,但是同國內人均收入對比來看,大連市的居民經濟實力還是比全國水平高的。
(三)受教育程度與金融知識
家庭對于資產的管理人員,其教育水平以及金融知識的豐富程度也決定了家庭資產配置是否合理,掌握一定金融知識的居民,他們對于資產配置方面的知識也會有更多的了解,其在進行資產配置時,也就有更多的選擇性;而且在學習金融知識時,那么必然會了解到分散投資的概念,是必須會接觸到的內容,那么這些居民在處置資產時,他們不會將資產過于集中于一個投資,或者集中在幾種投資上,二是會進行分散投資,降低風險,這也使居民在進行資產配置時更加的合理。通常受教育水平越高的居民那么其學習能力通常也是較高的,更能去接受新的事物,對于金融資產存在的風險也就更容易接受,在進行資產配置時也就更加的分散,這樣也就提高了其資產配置的合理性。大連市居民的金融知識儲備以及受教育程度情況,見圖3.4:
圖3.4大連市居民金融知識情況
圖3.5大連市居民受教育程度情況
從3.5的調查結果可以發現,從這些被調查的家庭中,系統學習過資產配置以及金融的居民只有15%,沒有學過金融知識的或者從事相關工作的為85%。從圖4-5中,被調查的居民中,研究生學歷占到11.2%,本科學歷占到32%,大專高職等占到35.6%,初中及以下學歷占到21.2%。
?。ㄋ模┚用耧L險偏好
對于風險喜好不同的居民,他們在進行資產處置時,其考慮的因素也是存在差異的,托賓根據風險喜好情況進行了分類:一是風險規避者,這類人對資產的安全性更加重視,對于一些不確定的因素可能帶來的風險盡可能去拒絕;二是風險偏好者,這類人群比較喜歡冒險,對于投資中一些額外的收益更加喜好;三是風險中立者,不僅會去追求收益,同時也會對資產的安全性提高重視。風險較高的產品那么其通常獲得的收益也會較高,對于風險偏好這類人群來說,他們更加喜歡這類收益較高的產品,但是對于風險規避的人們來說,他們更喜歡風險較低而且收益較低的產品。在對大連市居民的風險偏好進行調查時,主要是了解居民對于投資產品的風險和收益的衡量來判斷。大連市城鎮居民風險偏好見圖3.6所示:
圖3.6大連市城鎮居民家庭風險喜好情況
從圖3.6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到,不能夠地區的居民風險態度雖然有所不同,但是其大多數的更加傾向于規避風險,喜好低風險的理財產品,而城區的居民對風險的規避要低于遠郊和近鄰,城區的居民風險規避意識要低一些;但是對于風險的喜好上,相比于郊區的居民和近鄰,城區的居民要更加喜好風險,可以看到,郊區的居民和近鄰他們都對風險持規避的態度,在投資上也更加的保守。
四、大連市城鎮居民家庭資產配置優化的對策
?。ㄒ唬┮勒丈芷诶碚撝贫ㄟM行資產配置規劃
對于大連的城鎮居民來說,在開展資產配置工作時,需要考慮眾多因素,例如家庭成員的教育背景、收入水平等,還需要考慮家庭承受風險的水平,根據實際情況評估風險承受能力。家庭處于不同時期,資產配置的方案也有明顯的區別,每個成員的資產需求以及資產的未來變化趨勢都需要考慮,立足于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規劃。資產配置方案還應當同時兼顧風險與收益,優化家庭資產結構,爭取更廣闊的利潤空間,通過這種方式提高生活水平。
由上述內容可知大連的城鎮居民在開展資產配置工作時考慮的因素較多,筆者認為這項工作需要遵循相應的步驟,立足于家庭的實際情況,站在不同的維度來思考,例如當前的金融發展局勢、家庭特征、資產特性等,最終的目的是優化資產配置方案。在挑選金融資產或者做決策時,需要考量家庭的特質,它涵蓋了眾多內容,例如家庭成員的教育背景、收入水平等,還包括整個家庭承受風險的能力。既不能一味的追求高風險、高收益,也不能一味的追求穩定,在規劃資產時需要平衡兩者。在決策以前應當全方位的了解金融市場的局面,站在客觀的態度來分析這些信息數據,只有足夠熟悉自身的需求以及金融市場,才能做出最正確的選擇,既提高家庭資產的利潤空間,又抑制風險的出現。家庭的生命周期不同,資產配置方案也應當隨之而改變,居民應當實時追蹤金融市場的信息,不斷提升自己的風險識別能力,及時調整資產配置方案。
?。ǘ┨岣叱擎偩用窦彝ナ杖?/strong>
通過調查得知,居民承受風險的能力,受到居民收入的直接影響。對于大連市來說,近幾年城市迅速發展,當地居民的收入水平明顯提升,但是與一線城市以及沿海城市進行對比,當地居民的收入水平仍然較低,這種差距較為明顯。處于這種環境中,大連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較低。為了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當地政府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拉動經濟。并且我們應當清晰認識到,在金融市場受益的家庭通常經濟狀況較好,一旦做出了正確的選擇,這些家庭的可支配資產將會更多,家庭會變得更加富裕。對于經濟狀況較差的家庭來說,他們承受風險的能力更弱,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因此當地居民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通過調查得知當地居民的金融資產有一半都來自于銀行存款,之所以將資金存入銀行,通常是為了購房、子女教育、醫療等項目。為了保障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抑制貧富差距的進一步加大,政府需要制定社會保障制度,為當地居民提供較好的醫療、教育、養老條件,加大住房補貼的力度。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減輕居民的日常生活壓力,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在這種情況下,居民才愿意進入金融市場。
(三)政府加強監管、泛化群眾金融知識
假設金融市場能夠健康運轉,那么居民也愿意進入金融市場,相關機構也能得以健康發展。由此可見,良好的發展環境十分重要,當地政府應當承擔起這方面的責任,監督并引導金融市場的發展,為居民的家庭資產配置提供相應的參考信息。筆者認為需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政府應當強化對金融行業的監管,在居民投資決策時,一方面可以參考身邊親朋好友的建議,通過網絡搜索獲得相應的信息,另一方面當地政府通過行業專家為居民提供更全面、更科學的信息參考,由政府來監管各個金融機構的日常工作。應當定期或者不定期開展抽查、調查工作,核實網絡金融信息的真實性,由當地政府來安排培訓活動,對金融機構的專家進行技能培訓。通過這種方式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推動金融市場健康運轉,吸引更多的居民進入金融市場。其次需要拓展居民獲取信息的渠道,許多居民在做決策時,通常會憑個人感覺或者親朋好友的推薦進行選擇,筆者認為這種方式容易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居民很難進行理性判斷。這種現象也意味著居民獲取信息的渠道有限,經常會出現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在做決策時,居民通常處于不利狀態。為了解決這類問題,筆者認為政府應當借央視財經頻道的平臺,拓展居民獲取信息的渠道,開設相應的科普欄目,引導居民進行資產配置,提供更加全面可靠的信息。除此以外還可以借助新媒體平臺,例如微博、微信等,為居民帶來最新的金融信息,加快信息傳播的速度。通過這種方式引導居民做出最合適的選擇。然后當地政府還應當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一旦市場出現了侵權行為,政府應當立即制止,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隱私權等都應當得到保護。這種方式同樣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進入金融市場,提高他們進入市場的意愿。假設居民對于金融市場更為了解更為熟悉,那么居民也更加愿意進入金融市場,也愿意承擔相應的風險,由此可見,政府需要讓居民了解更多的金融知識。筆者認為政府可以開展相應的知識競賽活動或者培訓活動,提高當地居民的金融素養,這也有助于市場的穩定發展。
(四)強化居民風險管理意識
首先居民需要了解金融市場,獲取更多的金融知識。由上述內容可知,居民對于市場的了解程度會影響他們的決策,也會影響他們的風險承受力。通常情況下,受教育經歷越豐富的居民,越愿意進入金融市場,相對而言,他們的學習能力以及風險承受能力更高。除此以外,居民的年齡同樣會影響他們的決策。這兩項因素一旦形成將很難改變,但是政府可以讓居民了解更多的金融知識,這種方式更容易實踐。隨著城市的發展,當地的金融產品種類越來越多,產品的更新速度逐漸加快,許多居民的金融知識無法應對現階段的金融市場,這種現象經常出現于金融衍生產品。了解了更多的金融知識以后,居民在進入金融市場時,就能降低自身的成本,也能做出最合適的選擇。
其次,應當由政府引導居民優化自身的資產結構,做出最合理的資產布局,盡可能降低風險出現的概率。通過調查得知當地居民更愿意將資產放在銀行,以存款的形式進行資產累計,只有少數居民購買了其他金融產品,例如黃金、外匯等,筆者認為這種現象并不合理,應當及時解決這個問題。在選擇金融產品時,許多居民通常會選擇一種或者兩種產品,產品的種類較為單一,面對的風險相對較高。筆者認為當地居民應當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結合家庭訴求,合理優化資產結構,不能將眼光局限于銀行存款這類無風險產品,還應當適當購買一些風險產品。
最后,應該開辦一些資產配置有關的宣傳節目或者知識賬號,比如政府可以開通微信公眾號以及微博賬號等,對家庭資產配置相關的知識進行輔導。目前手機接收信息的能力提高,可以提高居民獲取信息的渠道,通過一些抖音賬號以及頭條APP等進行宣傳,讓居民能夠獲取更多的金融知識。同時提高對網絡信息的監管,對于一些惡意造謠金融知識的賬號應該注銷處理,保證金融信息傳播的準確性,同時提高金融信息的真實性,讓居民能夠了解更多的準確的知識,減少居民投資的誤區,打造一個安全而且健康的金融環境,這樣居民進行家庭資產配置的積極性也就會明顯提高。
結論
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大連居民資產配置的種類日趨多樣,現金、銀行存款等無風險金融資產已不再占具金融資產配置中的大部分比例。大連居民逐漸開始接受存在高風險但相應帶來高收益的風險金融資產。在進行資產配置時,多數家庭更多考慮住房規劃、子女規劃以及資產增值規劃,舉債消費逐漸成為居民生活常態。通過對大連居民家庭資產配置中金融資產占家庭總資產比例以及無風險金融資產占家庭總金融資產比例的實證分析,從研究中發現家庭的具體情況、財富情況以及未來家庭可能的收入、家庭對于金融的了解程度以及家庭所享受的社會保障情況等都會對家庭資產配置產生影響,對金融資產所占的比重產生影響,同時也會影響到金融資產的風險程度,一般家庭情況越好,其家庭金融資產的風險程度相對較高。希望我國政府能夠認識到家庭資產配置的重要性,不斷縮小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家庭資產提升那么其更愿意去進行家庭資產配置;而且應該對社會保障制度進行完善,保障水平的提高,可以讓居民在進行家庭資產配置時沒有顧慮,從而促進金融市場的多樣化發展。同時,居民也應該學習更多的金融知識,不斷對資產配置提高認識,這樣可以有效規避風險,還能提高資產處置的多樣性,不僅可以提高資產的安全性,同時提高配置過程中的收益。最后,金融機構應該促進產品的不斷創新,再配合一些宣傳活動,提高客戶對產品的滿意度,提高居民在資產配置上的積極性。這樣共同努力才能共同促進我國居民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促進我國金融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同時,本文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影響居民家庭資產配置的因素非常多,還有很多因素沒有進行分析,不能全部覆蓋,這樣對于影響因素的判斷也不夠準確,而且由于本人研究能力不足,可以調查的樣本有限,對于論文得出的結論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在未來的研究中應該進行完善。在后續研究中應該擴大研究范圍,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提出更加與時俱進更加貼合的指導建議。
參考文獻
1.學位論文
[1]張哲.農村居民家庭金融資產配置及財富效應研究[D].西南大學,2020.
[2]劉正桃.重慶城鎮居民家庭金融資產選擇行為調查研究[D].西南大學,2020.
[3]方雨晨.城鎮居民家庭資產的影響因素分析[D].貴州財經大學,2019.
[4]李姝霏.我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配置選擇中的從眾行為[D].天津財經大學,2018.
2.連續出版物
[1]楊文珂,曹斌.開放經濟下中國城鄉居民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的比較研究[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4):35-43.
[2]周利.人口老齡化、債務杠桿與家庭資產配置效率[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1,42(10):122-135.
[3]張晶育,樊天玉,袁煥,洪鄭潔,侯思悅.老齡化背景下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研究[J].熱帶農業工程,2021,45(04):40-42.
[4]陳玉梅.我國城鎮居民家庭金融資產調查研究——以石家莊市為例[J].今日財富(中國知識產權),2021(07):233-234.
[5]江世銀,付會敏,曹嘉寶.商業保險對中國中老年居民家庭風險金融資產配置影響——基于PSM方法的實證研究[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21,37(06):43-55.
[6]周英杰.內蒙古自治區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結構及風險調查[J].北方金融,2021(04):94-97.
[7]張力寧.淺析我國居民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現狀及優化對策[J].科技經濟市場,2021(04):46-47.
[8]楊業偉,許憲春.中國城鎮居民住房資產估算[J].財貿經濟,2020,41(10):20-33.
[9]唐嘉偉,邢慎忠.金融危機前后美國家庭資產配置對比研究——兼論疫情下的我國居民資產配置思考[J].銀行家,2020(05):128-131.
[10]趙智慧.黑龍江省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調查分析[J].黑龍江金融,2020(01):53-56.
[11]孫立平,王麗娟.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結構現狀與成因——基于甘肅省的經驗觀察[J].西部金融,2019(12):62-66+73.
[12]劉穎.城鎮居民家庭資產配置風險研究[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9(11):35-36.
1、如文檔侵犯商業秘密、侵犯著作權、侵犯人身權等,請點擊“文章版權申述”(推薦),也可以打舉報電話:18735597641(電話支持時間:9:00-18:30)。
2、網站文檔一經付費(服務費),不意味著購買了該文檔的版權,僅供個人/單位學習、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業用途,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者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3、本站所有內容均由合作方或網友投稿,本站不對文檔的完整性、權威性及其觀點立場正確性做任何保證或承諾!文檔內容僅供研究參考,付費前請自行鑒別。如您付費,意味著您自己接受本站規則且自行承擔風險,本站不退款、不進行額外附加服務。
原創文章,作者:1158,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swingingagolfclub.com/chachong/179809.html,